進入到冬天,小吃店的生意正是火爆的時候。
這短短的一年時間裏,小吃店的周圍因為人流原因,已經吸引了許多小商販過來擺地攤。
甚至也有那看著白家賺錢眼熱的,在他們家斜對麵同樣支了一個麵攤。
雖然麵條種類與白家的不太相同,也沒有兔子肉的大量供應,但價格比白家的價格便宜,還是從白家手裏爭到了一些生意。
對於這樣的情況,白鴻波十分憤怒,幾次三番都想過去找對方麻煩,卻被白歲然勸了下來。
跟風做生意的情況不止現在,就連後世都無法避免。
對於陳文秋提出的同樣降價爭市場的提議,白歲然也搖頭否定:“三舅媽,咱們家的麵和粉兒都是帶葷的,並且量也不少,光是這一點他們就比不過。
錢是掙不完的,良性競爭才是商界的生存之道。況且平日裏咱們家還是爆滿的狀態,實在沒有必要搞那些,喜歡便宜的便去他家,喜歡吃點稍微好的就來咱家,咱們總不可能在這開店,周圍就不能都做這買賣了。”
況且對於白歲然來說,這個小店隻是開始,是讓自己的家人習慣去做生意,習慣去用商人的角度思考問題。
如今她母親跟孫宏在南方已經開始創業,一想起這個,白歲然就覺得,她的這位孫爸爸,真不是個簡單的人物。
孫宏和白鴻冰初到經濟特區花深市的時候,兩個人手裏其實是有一筆不少的錢的。
花深市之前隻是一個小漁村,現在剛剛開始發展,到處一片欣欣向榮的模樣。
而特區的政策,也吸引來了許多香台商人到那裏去投資建廠。
孫宏觀察了幾天,跟白鴻冰一商量,兩個人一起先找了一個香台商人的模具廠打工。
由於孫宏人聰明,白鴻冰又擅長銷售,兩個人三個月的工資加起來竟然有一萬多元的收入。
這在其他地方,是想都不敢想的數。
三個月的時間孫宏摸透了廠子裏所有的路數,跟白鴻冰兩人一商量,毅然決然的辭了職,打算自己創業做模具廠。
連著自己帶來的錢,加上兩個人這三個月賺的錢,孫宏買下了一台其他廠子壞掉的機器。
他本來對機械方麵就有自己的理解和天賦,試了一個多星期,竟然將那台已經罷工的機器修繕完好。
兩個人便租了個房子,開啟了“家庭式”的模具作坊。
兩個人能幹,又能張羅,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讓生意走上正軌。
這些事情,白鴻冰在來信當中,都詳細的跟自己女兒做了說明,並且說等站穩了腳跟,便想將家裏人一同接過去。
白歲然明白,花深市經濟發展太快了,馬上自己母親那邊人手就會出現短缺。
自家人一起做買賣,有好處,當然也有壞處。
但好在經過這一年的觀察,白歲然覺得二舅和三舅大麵上還是可以的,所以跟兩個舅舅舅媽商量過後,決定春暖花開之後,舉家一起到花深市去發展。
也正是這個原因,白鴻波對白歲然現在做的這個生意,就抱著:“反正也要走,這麼短的時間折騰個啥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