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即位,麵對嚴峻的形勢,趙構不得不啟用李綱等主戰派,但是時間不長就棄城南逃到揚州,並任用了一大批奸佞小人,朝政一片黑暗。
兩年後,金軍進攻揚州,趙構又倉皇而逃,還把責任推到自己任用的小人身上,可謂厚黑學的老手。
但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兩名將領利用大家的不滿,趁勢起兵作亂,要求趙構退位,但不久便被韓世忠等擊敗,這件事嚴重打擊了趙構對武將的信任,這也是猜忌嶽飛的一個原因。
幾經波折,終於算是在臨安站住腳。後世一直感慨北宋缺將,南宋缺相。說的就是北宋想打仗,但是將領不給力。
南宋雖然將領很厲害,但是宰相卻比較坑。所謂的南宋中興四將之說,說的就是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嶽飛四人,當時抗金的形勢非常好,河北山東等金國占領區也是人心思歸,南宋也算是兵強馬壯,再加上將領給力,是很有機會收複河山的。
也許是想起了當年兵變的陰影,也許是受夠了戰爭的殘酷,趙構就是一慫到底,不僅解除了嶽飛等大將的兵權,還任用投降派的秦檜為相,主持對金的和談工作,這擺明了要向金稱臣納貢。
而且,為了打壓主戰派,順便向金表示和談的誠意,趙構授意秦檜除掉嶽飛。
後世總是把嶽飛的死都怪在秦檜夫婦和那幾個將領的身上。可是嶽飛是什麼人,沒有皇帝的同意秦檜是不可能殺掉嶽飛的。所以整件事就是趙構主使,秦檜操縱。
要是沒有這件事,趙構在曆史上的名聲也不會這麼差,畢竟嶽飛無論功績還是私德都無可挑剔,雖說性格耿直些,但是絕對是精忠報國,他想倒隻是收複河山,匡扶社稷。按說宋朝對臣下是十分寬和的,基本不怎麼處罰,所謂的刑不上大夫。
趙構就算擔心嶽飛阻撓和談,但是哪怕學老祖宗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也不用非要刀兵相見。總之,趙構用莫須有的罪名殺了嶽飛,也澆滅了主戰派最後的希望。
和談後,趙構堅決地履行了自己作為金朝走狗的職責,金銀財寶接連不斷的送往金國,隻為討主子的歡心。但金國似乎依舊不太給麵子,還是不停騷擾。
也許是過夠了擔驚受怕的日子,在苟延殘喘二十一年後,趙構決定退位,把皇位讓給自己的養子趙昚。
不止是天生的還是在逃亡途中受驚了,趙構一直沒有子嗣,於是便在宗室中選擇一人領養,巧合地是,此人是趙匡胤的後人,自從趙光義奪得趙匡胤的皇位後,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原點。曆史真是有意思。
二十五年後,趙構病逝,享年八十一歲。
還真是沒有想到,這麼一個昏君居然還能活這麼久,還真是好意思。
韓世忠質問秦檜隻回答三個字便‘青史留名’。“莫須有。”
大宋百姓:“畜牲!你還是不是啊!”
嶽飛:有一些楞楞的出神,十年北伐謀劃,一步之遙被廢,君臣嫌隙,皇帝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