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卷 世界大戰 第卅八章 巧取豪奪(1 / 3)

第七卷 世界大戰

第卅八章 巧取豪奪

“胡塵犯闕衝關,金輅提攜玉顏。

此時蕭散,君王何日歸還。

傷心朝恨暮恨,回首千山萬山。

獨望天邊初月,蛾眉猶自彎彎。

”吟誦著這首《廣謫仙怨》,陸軍上將蔡鍔此時看上去倒是有一些前清秀才的風采了。

落日下的代赫納大沙漠漫漫無邊,一隻孤獨的蒼鷹在大漠的上空盤旋。

一支孤獨的軍旅夜宿在大漠邊緣,陪伴他們的除了摩托化的車輛和“沙漠之舟”駱駝外,再就是像大漠一樣無邊無際的孤獨和對生於斯、長於斯的故土的思念。

離開祖國已經快10年了,10年裏,蔡鍔隻回去過3趟。

“明天就可以到利雅得了,蔡教官。

”身後傳來51摩托化師師長白崇禧上校的聲音。

這位有“小諸葛”美譽的年輕軍人正成為軍界又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星,他的晉升速度幾乎可以與當年戰爭年代的前輩們相媲美,經過張孝淮的推薦後,他已經擔任了通常隻有準將軍銜者才能擔任的摩托化師師長的職位,晉升將軍銜看來隻是時間的問題。

少年才俊出身的蔡鍔也喜歡青年才俊,對於這位剛剛來到中東的年輕師長,他也和徐樹錚一樣充滿了栽培的心思。

“健生啊,這座阿拉伯半島上的名城可是一座充滿了傳奇的城市啊。

”蔡鍔感慨道。

“是啊,它見證了沙特家族的百年風雲、起起落落。

”白崇禧應道。

統治著阿拉伯半島大部分地方地沙特家族是從18世紀中葉崛起的,穆罕默德-伊本-沙特與摯友瓦哈卜一起投身軍旅。

並逐漸建立起沙特家族的第一個王朝。

在創業階段,瓦哈卜厥功至偉,這位伊斯蘭教義正宗之一罕百裏教派的忠實信徒創立了瓦哈比教派,他號召全阿拉伯半島的部落團結起來,趕走非正統的穆斯林——土耳其人。

瓦哈比教派隻依據《古蘭經》和穆罕默德的聖訓持論立說,反對崇拜先知和其他聖徒。

在瓦哈卜地努力下,瓦哈比教派的影響急劇擴展。

穆罕默德-伊本-沙特與瓦哈卜地聯手奠定了沙特王朝的基礎和模式:沙特王朝的教權歸瓦哈比教派。

政權歸沙特家族。

在之後的一百多年時間裏,沙特王朝經曆了幾起幾落的風風雨雨。

幾經滅國,利雅得幾次陷落,最終沙特家族還是站立了起來。

1902年沙特家族又一次奪回了利雅得。

在一個新月如鉤的夜晚,21歲的沙特家族新任掌門人伊本-沙特親率30名貝督因精兵騎著駱駝直撲利雅得城下。

隨後,他令20名部下在城外接應,自己帶領9人越城而入,殺死守城將領。

奪回城池。

蔡鍔認為這種傳奇中地故事在20世紀恐怕是很難再發生的了。

此後伊本-沙特又一次開始了統一阿拉伯半島的過程。

在瓦哈比教派和“阿拉伯的勞倫斯”的幫助下,正對漢誌國王侯賽因和內誌各部落展開強力攻勢,阿拉伯半島眼看又要歸於一統。

中國人的到來改變了一切。

英國人被猶太人擋在了西奈半島那邊,他們一度極其強大的海軍在馬六甲海峽幾乎全軍覆沒,他們已經管不到這裏了。

於是,阿拉伯半島的滾滾黃沙迎來了中國人地滾滾鐵流。

沙特家族成為中國人重點打擊的目標。

盡管這個和瓦哈比教派相結合的統治家族在阿拉伯半島上擁有極強的生命力和號召力,但中國人還是選擇了剿滅他們而不是和他們合作。

在這裏。

中國人似乎不需要傀儡,或者說,不需要太強有力的傀儡。

“伊本-沙特再傳奇,在中隊的鐵流麵前也難有神奇地空間。

”白崇禧又說道。

蔡鍔笑笑。

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也有讓對手不寒而栗的冷酷無情的一麵:許多反叛他的部落都遭受了滅絕的命運,婦幼概莫能外,主謀的酋長被當眾吊死。

其中包括他的伯父。

現在,他的家族也麵臨著幾乎同樣的命運。

不用中國人動手,在這個半島上他也擁有數不清地仇家,牆倒眾人推地道理在哪裏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