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重生太孫(1 / 2)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對於朱元璋來說。又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十年之前的這個時候,患難與共的馬皇後辭世離他而去。而十年後,朱元璋寄予厚望的太子朱標,也因病不治身亡。

紫禁城的上空籠罩著濃黑的烏雲,南京城的氣氛顯得特別凝重,平ri繁華喧囂的夜市由於宵禁的實施而顯得空蕩無比。偶爾穿過匆忙的身影更讓人有著一種詭秘感覺。

這種氣氛對於尋常百姓家也沒有什麼,太子的病斃對於他們來說,隻是鎖上門之後的談資。至於太子死後該誰來接掌大明江山,那就不關他們的事情了。作為京城的百姓,已經見慣了兵荒馬亂和王朝更替,對於他們來說,那些事情,甚至不如明ri米價的漲跌更使他們注意。

“咚——咚、咚、咚。”一慢三快的打更聲破空傳來,撕裂著京城中的寂靜。

紫禁城禦書房中閃動著昏暗的燭光,四支牛油蠟燭分散在角落處,將禦案前照的沒有絲毫陰影,上麵擺滿了從各地呈上的奏章,但是龍椅上的朱元璋沒有心情哪怕看上一眼,呆滯的望著遠處掛著的陝西地圖。

那是太子去年出巡陝西給他帶回來的,沒有想到從陝西回來之後,朱標就臥床不起,病入膏肓。地圖自從掛上,朱元璋就沒有認真的看上一次,但是今天望見地圖,好像兒子在注視著自己一般,使他從心裏感到一陣陣發痛。

“奴婢德陽。求見陛下!”聲音從門縫的下方傳來,但是禦書房內沒有反應,突然牛油蠟燭發出“啪”的一聲,閃爍之下。才將陷入沉思中的朱元璋驚醒,定了定神,恢複往ri的威嚴後,才低聲說:“進來吧!”

瘦削幹枯的老太監德陽隨著聲音躬身而進,麵露疲色。跪下給皇帝叩頭時,脊背上竟然顯出深褐色的汗漬。

“朕的太孫怎麼樣,身體無礙吧?”昏暗的燭光跳動著,半晌,朱元璋才問道。

“太孫殿下生性至孝,上天自然庇佑。前ri之所以昏厥,是因為太孫殿下在太子未去之前已經衣不解帶、左右不離的隨時伺候,太子不幸故去,乃導致悲痛而心脈不通,心力交瘁所致。經禦醫一十三人常駐東宮環伺左右,都說無大礙,用藥石調理,隨時可好。”

“東宮下午來報,不是說太孫已經醒了嗎?”

聞聽皇上如此問道,老太監德陽身子不由一顫,伏的更低了一些,額頭幾乎碰著冰涼的地麵,心裏不由劇烈跳動幾下,想想平ri陛下的手段,心裏急轉斟酌著言語,嘴裏卻是嚅喏斷續的說道:“陛下……,奴婢……,隻是……。”

看見他的猶豫不決,朱元璋心裏從心裏生出一種厭惡之意,冷眼望著滿頭大汗的德陽,一種焦躁的情緒差點沒有讓他起身踹德陽幾腳。

“難道是東宮欺瞞朕?”一股氣勢從朱元璋身上散發出來。壓的德陽連頭也不敢抬。

在朱元璋的壓力之下,德陽咬咬牙,終於說出來了。原來今ri戌時,太孫殿下朱允炆仍在昏迷當中,突然好像是被什麼驚醒一般,睜開雙眼,看著寢宮內的太醫、宮娥。雙眼竟然泛出迷茫之色,一直喃喃說著些聽不懂的話,好像是在問著自己在那裏,自己是誰。現在是什麼朝代。

以為太孫殿下犯了什麼失心瘋。寢宮內在場眾人更是麵如土色,太孫殿下若是有什麼不測,在場之人除太子妃外,每個人都逃不過被斃於廷杖下的結果。

當時太子妃心慌意亂,隻會在那裏一個勁的喊著“允炆……”,太孫殿下更是發狂,竟然將附近能觸碰著的東西統統摔碎,還吆喝著不當這個短命的皇帝,是人都能欺負,誰也管不著。

最後力竭又暈厥過去,現在太醫還正在救治當中,不過情況已經好了很多了。

朱元璋邊聽著德陽的奏報,一邊翻閱著禦案上的奏章,其實心思早就飛到東宮去了。禦書房內一片寂靜,不過德陽若是此時膽敢抬頭,就可以看見朱元璋臉色陰沉,仿佛又是蒼老了許多。銳利的眼神中也流露出一絲痛色。

揮揮手,示意德陽退下,朱元璋自己卻閉上充滿血絲的雙眼,又陷入了沉思當中。

~~~~~~~~~~~~~~~~~~~~~~~~~~~~~~~~~~~~~~~~~~~~~~~~~~~~~~~~~~~~~~

三ri之後,朱允炆再次睜開雙眼,已經沒有了那種迷茫之色。看著窗外那金碧輝煌的宮牆殿角,心裏不出一陣的歎息。

用柔軟的絲褥蒙住頭,仔細審視了一下這陌生而又確實屬於自己的身體,喃喃自語道:“朱允文,你現在已經是朱允炆了。你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