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楊國振自己的了解,劉仁恭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劉守文,小兒子劉守光,曆史記載劉守光是個不學無術的紈絝,不過能建立一個朝代的人顯然不可能是個不學無術的人。他被寫成那樣,更多的可能是因為編史的歐陽修老先生討厭他,覺得他居然殺兄也就算了,居然還幽禁自己的父親,簡直是無道之極嘛,這樣的人又怎麼可能有才能呢?最後加上一句,李世民除外。
想道此處,楊國振不禁有些後悔剛才沒接受那人的邀請了,剛才兩邊消除誤會後,那華服男子當即就邀請楊國振一起喝酒,可楊國振卻因為心有所憂而婉言拒絕了,現在心中卻不禁有些後悔了。
楊國振的這點小鬱悶在他回到驛站之後,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了,因為劉仁恭要接見他。
楊國振剛踏進驛站的大門就被一直苦苦守候的驛站主管看見了。
“你去哪了,快快準備,這位大人可等了好久了!”看小老頭著急的樣子,楊國振不由的覺得好笑。
順著他指的方向,一個身穿鎧甲的男子端坐在大廳中。
“這位兄弟可是燕山戍堡的楊國振!”坐在廳中的這個男子雖然對小老頭老實不客氣,不過對楊國振倒還算客氣。
“正是!”楊國振知道這個人是劉仁恭的親信,那顯然是要客客氣氣的。
“在下劉守文,早有耳聞,楊兄弟箭術無雙,實乃是我幽州的大英雄啊!”這自稱劉守文的男子一聽是楊國振,不由的多打量了幾眼,“父親也對你是讚不絕口啊!”
楊國振自然是一陣的謙虛,現在的劉仁恭可是盧龍的留後,等他幹掉李匡籌後就是盧龍節度使,那可是相當於後世的省長級別的人物了。所以聽到他誇讚自己,楊國振雖然口上謙虛,心中卻是有些樂滋滋的。
不過這也解了他的疑惑,顯然那個華服男子應該就是劉仁恭的二子劉守光了,而自己身邊的這個劉守文應該會在之後兄弟爭奪幽州的戰爭中死去罷!
一路走著,劉守文雖然穿著鎧甲,不過顯然他並不喜歡那些軍事格倫的東西,與楊國振談論更多的是薊州外麵的情況,當他聽到城外契丹人大肆掠奪兒女畜生時,露出了憤怒的神情。
“我也曾勸說父親先放下私仇與二公子合力擊敗契丹軍,可是諸將皆反對,父親雖有心亦是無力反對!”劉守文的表情告訴楊國振他是認真的,不過楊國振卻從這認真中看出了天真。
五代是什麼樣一個時代,不是你死就是我死,尤其是在李克用殺死段文楚自任河東節度使後,這種奪權的事情是必須要斬草除根的,現在還要去跟李匡籌合作,不說李匡籌願不願意,就是願意的話,劉仁恭敢嗎?
“公子無需憂慮,想必留後大人心中早有定計了!”
“可惜卻苦了外麵的百姓!”
……
現在劉仁恭住的地方就是原先的薊州刺史府,相比起幽州的節度使府那是差遠了,劉仁恭就端坐在刺史府的議事廳中,他坐在上首,下首還坐著幾個身著鎧甲的將軍,不過讓人眼前一亮的是這幾位將軍中間還坐著一個身著儒衫的中年人。
“屬下燕山戍堡楊國振拜見留後大人!”楊國振大踏步走進廳中行了一個軍禮。
劉仁恭長的其貌不揚或者說是很難看,不過眼睛卻是炯炯有神,雖然射箭不算什麼大的體育項目,但是楊國振好歹也算是一個公眾人物了,所以他當然不會畏懼劉仁恭的眼神,但是古人一般都不會直視上司的臉或者眼睛以示尊敬,所以楊國振還是很恭敬的低下了頭。
“你們的請功公文上,寫的你們以近百人的兵力一舉擊潰三千契丹軍,生擒其首領,你給我說說過程吧!”劉仁恭讓楊國振免禮,不過楊國振座位卻是不要想了,當下楊國振就站在原地將那晚的情況一絲一豪的講給劉仁恭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