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是第二批簡化的漢字,請您過目。”

編書局局長趙明誠,又來找皇帝彙報工作了。

他的老婆李清照,懷孕生了小孩,目前正在坐月子,所以就隻有他一個過來彙報。

“聽說你們家新添了一個女兒?”

“是啊,冬天生的,我們給她起名叫冬冬。”

“嗯,不錯不錯,回頭讓皇後給冬冬賞點兒東西。”

“謝陛下!”

王小飛仔細看了看第二批的漢字,趙明誠夫婦的工作,完成的還是相當不錯的。

“這樣吧,你們彙編的各路書籍,往後都用此等簡化文字來書寫。你們夫妻二人在士林中威望頗重,簡化漢字的推廣,就靠你們兩個和辛學士了。”

“請陛下放心,簡化文字已經在中原地帶流傳開來了,很受廣大士子的歡迎。使用簡化文字書寫和學習,要比以往的繁體文字舒服太多,一些私塾先生也開始向蒙童教授這種文字了。”

“私塾?對啊,還應當從基礎教育入手,進行推廣。劉能,你去把教育部的康成叫來。”

“好的陛下。”

內侍劉能剛跑出去幾步,又被皇帝叫住了。

“陛下,您還有什麼吩咐?”

“嗯,你再把城建水利部的陶宗旺,財政部的柴進,科技院的李奇,軍械所的武開一同請來。”

“好的陛下。”

不多時,幾位部門重臣悉數來到了上書房內。

“康成,國家開辦的私塾和各級學校,今後全都改為簡體漢字教學,這件事你要落實下去。”

“呃……陛下,是不是有點太急了?”

“你覺得急了?”

“臣和趙學士商議過此事,可以緩慢推進,先從京畿附近開始試點,完全推廣,估計要五年左右才行。主要是各地的教材參差不齊,而且會使用新型文字的人也不多。”

“也好,給你調撥一筆經費,將京畿附近的私塾先生集中起來,統一培訓。”

“是,陛下。”

說完了推廣文字的事情,皇帝又從書櫃中抽出一張地圖。

“請諸位過來,是跟大家商議一件大事。朕想修築一條道路,將濟州、汴梁、洛陽三地相互連通。將來如果修築完備,還可一直連通到長安和太原。有了這樣一條路,國家的物資轉運速度,將大幅提高。”

攻夏之戰雖然獲得了勝利,但戰略物資的轉運,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大問題。

將來邊疆一旦發生戰事,救急物資和部隊能否及時觸達,關乎著戰事的成敗。

實際上,相關的問題加以延伸,逐漸形成了一個名為“帝國極壁”的理論。

帝國極壁理論,討論的是古代王朝有效統治的疆域極限問題。

一個古典國家統治範圍的極限,是該國軍隊出發100天左右能到達的地方。

在這一範圍內,帝國能夠實行直接統治。

超出這一範圍,國家將失去直接統治能力。

軍隊的行軍速度是一方麵,後續物資的轉運速度是另外一方麵。

諸葛孔明六出祁山,功敗垂成,最終就是輸在了後勤上。

如今大梁帝國雖然取得了西北戰爭的勝利,但若想將西北完全納入掌控範圍,這條大路是非修不可的。

得益於大梁海軍的迅猛發展,當此之時,向南部沿海地域運兵,並不是什麼難事。

但通過陸路經略西北,這個問題就凸顯出來。

“陛下,如此浩瀚的工程……還是需要謹慎啊!”財政部的小旋風柴進,馬上就跳出來勸皇帝了。

攻打西夏到底花了多少錢,別人不知道,柴進可是門兒清。

說句實話,大梁國庫之中,現在隻有一年不到的稅收了,這也是皇帝王小飛果斷叫停戰事最重要原因。

現在皇帝又要起一個大工程,柴進覺得自己一定要站出來說說了。

皇帝隻好出麵安慰一下自己的財政大臣,給他打打氣。

“老柴啊,你別急,這條道路真要修起來,估計沒個十年八年是不成的,咱們慢慢修就行。”

柴進想了想,可能十年之後,自己已經累死在任上了,爛攤子完全能丟給後人,所以也就不心急了。

“老陶,你給咱們算一算,修這麼一條主幹道,以現有的技術,一共要多少人工,多少時長?”涉及到專業問題,還得由專業人士進行解答。

“陛下,且榮臣算上一算。”九尾龜陶宗旺興奮地掏出本本,用炭筆算了起來。

得知皇帝的大計劃,諸位大臣之中,最開心的就屬陶宗旺了。

當年構築了河北五百裏長城的總工程師,近些年一直都在做修修補補的活兒,非常無聊。

現在終於有了新的大任務,陶宗旺覺得自己事業的第二春要來臨了。

“陛下,如果按照目前最好的工藝,修築寬度四丈的路麵,將濟州、長安、太原相連,以百萬人工計算,需要十三年的時間,方可築成。”

“十三年?”

“怎麼可能那麼久?”

“哎呀,這得花多少錢啊!”

幾位重臣開始了竊竊私語。

皇帝王小飛沉思片刻,隨後說道:“不就是十三年嘛,朕等得起。從今往後,修路將會是一件常態化的事情,不僅要修這一條路,將來還要形成道路網絡,修它一二百年,將整個天下全部連接起來。”

聽聞皇帝那天馬行空的想象,幾位大臣識趣地閉上了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