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印軍中伏(2 / 2)

而倒下的印軍嚎得更歡了。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正在狂奔之中的印軍驚呆了,他們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而就在這時,一陣猛喝傳來:“敵襲,戒備,敵襲,戒備!”

這陣喝驚醒了處於震驚中的印軍,他們這才明白,他們被人伏擊了。

然後,現場立即便出現了一絲慌亂,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印軍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而不明不白地死去,恐懼在印軍之中開始蔓開來。

而身為印軍兩大巨大的阿裏汗與辛格也知道了事情的嚴重性,他們大喊著讓大軍不要亂,就地尋找掩護,以躲開亂箭的射殺。

與此同時,他們也開始殺人,揮刀斬殺了一些欲帶頭擾亂軍心的印軍官,以阻止亂勢的進一步擴大,而伴隨著這些冒尖的勢頭被慢慢平息下來,現場的形勢也慢慢穩定了下來。

阿裏汗與辛格的心中也是鬆了一口氣。

不過,死人的事卻仍在繼續,如雨點般從兩處山丘上射來的亂箭讓印軍吃夠了苦頭。

好在這五十一萬印軍之中也有二十萬人號稱是精銳,他們臨危不亂,正是在他們的帶領下,印軍這才穩住了陣腳,沒有被一通亂箭給直接射垮了去。

而這一通亂箭過後,喊殺聲便大起,從開闊地兩邊的山丘上湧出大量的太平軍,他們叫喊著向印軍殺來。

原來,在這裏伺候印軍的正是太平軍東西兩路大軍。

太平軍誘敵之計基本上成功了。

而印軍見此,這才知道上了當,阿裏汗與辛格在震驚之餘,大喊著讓印軍後撤,但此時再撤已經來不及了,從山丘殺來的太平軍已經與印軍融在了一起,並相互間拚命狠殺起來。

沒奈何,為了活命,印軍隻能被動應戰。

但至始至終,這就不是一場對稱的戰鬥,無論從哪方麵來說,都是這樣。

如果從人數上來說,太平軍明顯是多出印軍很多,而從威勢上麵,印軍也處於絕對的下風,而且,印軍此時中了伏擊,傷亡已是慘重,士氣更變低下,原本在整體戰鬥力上不及太平軍的他們更是有些不堪,而多重差距相交,最後造成雙方之間不可彌補的綜合差距。

所以,在太平軍的攻擊之下,印軍是節節敗退,基本上組織不起有效的抵抗,隻能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地步。

如果照此形勢發展下去,印軍可能真的是要全軍覆沒於此了。

麵對這種情況,阿裏汗與辛格也是憂心如焚,但也隻能盡力指揮印軍反抗。

說實話,他們後悔,悔不該太過於冒進,這才中了太平軍的埋伏,都是貪心惹的禍啊。

而現在說什麼都沒用了,他們隻能拚,否則,那隻有死路一條。

於是,二人憑借著手中的那二十萬精銳苦苦支撐著戰局。

其實,他們心中還存有一絲僥幸,希望英軍可以及時趕來為他們解圍。

而太平軍一方在擁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沒有一絲顧慮,隻管大砍大殺,他們傾盡全力的狂殺之下,印軍是死傷累累。

此時的戰場上,彙集了一百多萬大軍,場麵宏大,氣勢恢宏,但生與死的考驗卻在不住地上演。

印軍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拚命與太平軍作戰,因為他們不拚命,就隻有死,而太平軍為了達成既定目標,他們也必須傾盡全力,因為,他們來就是為了殺人的,不殺人如何能贏得戰爭。

所以,雙方都為了自己的目標努力。

可是,這死的人也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