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是阿卜杜拉行省。
而與東路軍進展順利相較,西路軍的進攻就沒那麼順利,他們在前進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現如今,西路軍卻被阻於西行第一關的阿薩姆關處,前進無路,後退無門,完全陷入了兩難之中。
雖然田小二想了很多辦法意欲偷襲阿薩姆關,但奈何先機已失,以致最後都未能如願,總之,如今的情況是非常之不妙。
而田小二等人原本的打算也是準備采用與東路軍相同的策略,奇襲阿薩姆關。
但是,西路軍的運氣實在是沒東路軍那麼好,他們在奇襲的過程之中發生了意外,非但沒能成功,反而過早地暴露了自己,讓守關的印軍提高了警惕,從而失去了搶關的最佳時機。
當然,之所以搶關不成,除了運氣成分之外,這其中還有至為關鍵的一環,這才是導致此次沒有偷襲成功的重要原因,原來在這阿薩姆關中,西路軍遇到了難纏的對手,此關之中,除了10萬印軍之外,竟然還包括2萬英軍,這是西路軍事先沒有想到的。
而這所有的原因疊加,從而導致最後的偷襲沒能成功。
而偷襲不成的後遺症則是,田小二他們現在究竟是等待再次的偷襲機會,還是主動出擊,強行攻關。
可是,此關溝深,牆厚,每隔1米就部署有無敵大炮一尊,強攻必將導致損失巨大。
所以,權衡利弊之下,田小二決定暫時駐軍關下,別謀對策。
與此同時,他將相關情況,電告黃旭。
黃旭剛率預備大軍出發沒多久,便收到了田小二的急報,大意是說,西路軍正被阻於阿薩姆關之下,前進受阻。
黃旭接報之後,略微考慮了一下,便給田小二回信,大意是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哪有千裏請戰的道理,他還說,田小二既然受命節製西路,那他就有便宜行事之權,請他不要顧慮太多,自行處理即可,不必報請,以後都當如此。
黃旭不是不想為其想辦法,隻是希望田小二借此機會多錘煉一番,人總是要成長的。
而田小二接到黃旭的回電之後,已明白了黃旭的想法,便不再顧忌,他在召集眾人商議之後,然後定下了引蛇出洞的方針,他打算將那兩萬英軍調出阿薩姆關,在關外殲滅之。
但是,這引蛇出洞也不是說引就可以引的,那還要看如何引。
既如此,那到底如何引呢?
那就要先摸清英軍的脾氣,英軍在印度次大陸橫行慣了,一直以來,都習慣於作威作服,所以,他們見到好東西就想搶,見到漂亮女人就想摸,總之,這奸淫擄掠的事沒少幹,更是樂此不疲。
所以,田小二等人準備從這方麵下手。
他們準備派一隊人假扮作客商,從關下經過,並故意炫耀隨行所帶的財富及美女,從而引起英軍的興趣,他們相信英軍一定會派人出來搶,隻要他們敢來,那田小二就讓他有來無回。
而這一招的確很湊效,在太平軍所扮的商隊經過那關下不久,便有一個中隊的英軍跑來搶東西,結果可想而知,這一個中隊的英軍馬上就被太平軍活捉了。
而在活捉英軍之後,黃旭便派人假扮成英軍回關上去求援,說是那外出搶東西的英軍中隊被不明身份的一夥人圍住了,並被攻打甚急,請求援助。
而聽此消息之後,英軍立馬派軍救援,當然,在這個時候,他們還不會傾巢而出,因為,英軍相信少量軍隊就可以解決問題,但是,他們派出去的人卻又沒有回來,而得到的答複仍是一樣,被圍了。
這個時候,英軍有點急了,他們又將派出增援的人馬增加了一倍,結果卻還是一樣,沒回來。
英軍更急了。
而就在這當口,添柴加火的人又來了,又有人向英軍報說,那些被圍的英軍是被一支不知名的大軍給圍住了,這支圍住英軍的大軍不下有二十萬人。
而聽到這個消息,英軍便恍然大悟,終於明白問題的症結在何處,於是,他們傾巢出動,前去解救被圍的英軍。
因為,英軍再狂妄,但也不會瘋到用幾隊人去對付二十萬大軍。
而隻要英軍出關,那就好辦了。
失去了憑障的英軍並不可怕,在人數占優的情況下,太平軍對付英軍,那還是沒問題的。
而隨後發生的一切,也正如田小二等人所想,兩萬英軍非常主動地鑽進了太平軍事先布置好的口袋之中。
其結果可想而知,英軍全軍覆沒。
但是,英軍雖然被滅了,但阿薩姆關卻未被破,仍然牢牢地掌握在印軍手中,這部分守關的印軍也是印軍中的精銳,他們在英軍出城之後,便緊守關隘,嚴防太平軍偷襲。
如此一來,田小二等人暫時就無計可失了,他們也隻能再等等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