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輕而易舉勝之(2 / 2)

戰爭形勢呈現出一麵倒的態勢,南洋軍抱頭鼠竄,太平軍銜尾而殺。

這一殺,直殺得南洋軍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而南洋軍在這樣的狠殺之下,不住地告饒投降,他們是人,也怕死。

是人都會怕死,特別是死亡還離他們如此之近的時候。

也許投降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而除了投降,他們更是別無選擇。

所以,太平軍與南洋軍的這一戰,來得快,結束的也快,南洋軍本就是殘軍,在強大的太平軍麵前,他們就是羔羊,待宰的羔羊。

最後,這隻羊為了避免成為太平軍這隻狼的盤中之餐,隻能是低下那已經昏亂不堪的頭顱,任由太平軍處置。

而太平軍顯然就是最後的勝利者。

此次戰鬥,南軍殘餘總計有四萬人左右,太平軍一共斬殺二萬一千人,另有一萬九千餘人選擇投降,如果再算上先前在大火中喪生的六萬南軍。

阮天義這次帶來的十萬大軍已是全軍覆沒,片瓦不存。

而太平軍則是克盡全攻,大勝這一場。

不過,唯一有點遺憾的是,阮天義跑了。

阮天義趁亂跑了。

曾國華原以為這家夥還算是個坦蕩的君子,但從後來的情況看,他隻是一個卑鄙的小人,當然,這隻是從人性上來分析,如果從為將之道,從大的方向來說,也許阮天義選擇逃跑,似乎不應該受到苛責。

因為,一將功成萬骨枯,曆來功成名就之人,哪一個沒用無數鮮血與犧牲來染紅自己的軍功章,而他們,看重的就是最後的勝利。

而且,後世之人也隻會記住那些勝利者,誰會去掂記那些失敗的家夥呢,誰又會去計較在這個過程中流了多少血,死了多少人呢。

或許,最多也就是在事後發出一聲聲感慨罷了。

這就是現實。

可是,這阮天義到底是怎麼跑的呢?曾國華不是已經盯上他了嗎?

原來,這家夥在敗給曾國華之後,就已經存下了逃跑的念頭,但他不傻,他心中比誰都清楚,憑借他們這幾萬殘餘,哪會是太平軍的對手,所以,如果他想順利的逃出,就得好好利用這一群殘餘。

是的,阮天義就是要利用這些南軍殘餘來為自己找掩護,從而保證可以順利出逃。

換句話說,阮天義是用四萬南軍的性命來換取自己的一條生機。

這家夥怪狠的。

不過,他成功了。

而曾國華本來也是有機會抓住阮天義的,他在雙方大軍剛剛開始交戰的時候,就已經盯上了阮天義,但當他快要追上阮天義的時候,不知怎地,阮天義東穿穿,西避避,結果就是給避了開去,然後躲入到了茫茫人海之中,從而讓曾國華白費力一場。

而曾國華雖然氣惱,但麵對人海,他也無可奈何。

本來他還寄希望於這家夥能死在亂軍之中。

殊不知,到頭來還是讓他給跑了。

不過,阮天義逃脫雖說讓這場仗變得有點美中不足,但總體看來,曾國華此行也可算是功德圓滿,至少,黃旭等人定下的圍城打援的計劃已告完成。

接下來,他們就應該掉轉槍頭開始對付諒山城中的李經國了。

這才是重頭戲。

隻要拿下諒山城,越邦將會被置於太平軍的控製之下。

到了那個時候,跑了的還可以再抓回來。

阮天義什麼的,他們最後都會明白,他們所做的這一切都隻是徒勞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