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李經國現在並不知道阮天義已經率軍來援了。
不過,經過一番思前想後的思想鬥爭,李經國最後決定還是率軍死守,因為這是華山一條路,他後麵已經沒路了,除非舉城出降,但這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必須守。
可是,如果要死守,軍心卻是個大問題。
如果不能做到上下一心,那何談死守一說,而現在的實際情況表明,軍心已經開始渙散,這還讓他怎麼守?
李經國頭疼啊!
總而言之,李經國麵對的困難很多,用困難重重來形容也毫不為過。
而這還是最要命的,更要命的是,就在李經國焦頭爛額的時候,忽有貼身護衛來報,太平軍已經開始攻城了。
攻城?李經國大吃一驚,他這裏還有一大堆的問題等著解決,沒想這太平軍已經趁勢開始攻城了,這不是要他的命嗎,這太平軍還真是會選時候。
而情知之下,李經國眼前一黑,差點一頭栽倒,幸虧那護衛眼疾手快,上前扶了李經國一把,這才使得他沒有鬧出笑話。
而事情到了這一步,他也不需要再想什麼辦法了,隻能親臨現場督戰,然後盡力維持了。
一切都隻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李經國定了定神,便帶起自己的親衛小隊急急忙忙地朝城門處趕去。
而在城門外,太平軍的攻勢甚是猛烈。
他們借著強大的火力做為掩護,向諒山城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狂猛攻擊。
看這架式,似乎想要將這整個諒山一口吃下去似的。
而當李經國趕到城樓的時候,城樓的多處已經出現了險情,如果再不采取果斷的措施,這些地方一定會被太平軍給突破。
事情到了這一步,李經國也沒了那麼多顧慮,他伸手拔出腰間的配劍,衝身後的親衛大叫一聲,殺,然後率先朝出現險情的地方衝了過去。
隨後,他將城內的預備隊也全都調上了城樓防守,這才堪堪擋住了太平軍的攻勢。
而守城的將士見李經國親自率軍拒敵,也都頗愛鼓舞,心中積累的怨氣也少了很多,原本衰弱的士氣也向上漲了不少,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南洋軍擋住了太平軍的攻擊。
於是,城門也暫未告破。
而一擊不中之後,太平軍便鳴金收兵,退了回去。
太平軍一退,眾多南洋軍便攤了下來,他們覺得剛才好險,差一點城樓就被太平軍給攻陷了。
而李經國也長籲了一口氣,他摸了摸頭上的冷汗,然後開始撫慰這些守城的將士。
他朝眾將士喊話,感謝他們為南洋國做出的貢獻,並讓大家不要聽信謠言,他根本就沒有不守承諾,也沒有與太平軍打什麼賭,那隻是太平軍為了擾亂他們的軍心而故意散布的中傷之語,所以,他讓眾將士都不要因此而真亂了軍心,從而讓太平軍有機可乘…..等等之語。
隨後,他又說了很多鼓舞大軍士氣的話,並要求眾人誓死守衛諒山城,他還說,阮天義將軍的大軍已經在趕來的路上,不日將會抵達諒山城,隻要眾人再堅持一會就好了…..
當然,這些話都是李經國為了穩定軍心而胡掐的,這也算是急中生智吧。
不過,經此一言,大部分南洋軍的將士開始相信李經國的說法,心中那些負麵的想法也開始慢慢散去,而士氣也逐漸回來了。
李經國見此,心知事情有了轉機,心中也稍定,但他不覺得就此可以高枕無憂了,城外可是有著實力超群的太平軍在虎視耽耽,壓力不小啊!
而經過一番休整之後,南洋軍嚴陣以待,他們準備抵擋太平軍更為猛烈的進攻。
可是,這個時候,太平軍卻不攻了,他們退了回去,隻圍不攻。
麵對如此情況,李經國不禁皺起了眉頭,心想,這太平軍到底想幹什麼呀。
可是,他傷了一番腦筋之後,卻什麼也沒猜出來。
而既然是猜不出,他索性也就不想了,隻是令大軍戒備,固守待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