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趙小鋒的意思,他建議雙管齊下。
“臣以為,咱們需要兩手準備,而且兩手都要硬,如此一來,我們才能更有效地,更快速地解決南洋的問題。”趙小鋒伸出兩根手指頭比劃了兩下,然後道。
他考慮這事已經很久了,同時也對比了所有可能用到的策略,可是,他始終覺得,隻有同時從兩方麵著手,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
“嗯,趙卿,你可以詳細說說是哪兩手準備嗎?”黃旭饒有興趣地道。
黃旭向來就服趙小鋒之智,而趙小鋒也從來沒有令黃旭失望過。
而認真想來,趙小鋒應該是跟隨黃旭比較早的老人,而且,他的智謀向來讓黃旭等人所佩服,雖然後來的李鴻章等人也是足智多謀,但嚴格說起來,趙小鋒才是黃旭手下的頭號智囊。
而且,趙小鋒所出的主意,所獻之計往往令黃旭是無往而不利,這也令黃旭對趙小鋒是更加的信服與依賴,所以,他所的話,黃旭向來是都重視的。
“皇上,臣以為,曾大帥之策與諸葛先生之謀就是我們要做的兩手準備,而且,咱們隻有將兩者結合起來運用,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是那句話,獅子搏兔也要出全力,我們不幹就不幹,如果要幹,那必須采取雷霆一擊,直接就將南洋打趴下並徹底征服,更是要使其不再生起任何的反抗之心,所以,如果僅僅是采用單純的政治手段或者軍事手段,那是很難達最終目的的,故我們需要將兩者結合起來加以實施,這才能做到既服其人,也服其心。”趙小鋒侃侃而談。
而他的一席話將其中的那個理也說得非常之透徹,讓聽者無不頻頻點頭。
黃旭更是深表讚同。
“好,那就按趙先生的意見辦。”黃旭拍手道。
“是。”眾人接旨。
而隨著旨意落地,也等於對南洋作戰的整體方略已經被確定了下來,這方略主要為兩部分,一,直接的軍事手段,二,從政治上進行瓦解,分化並培植代理人,而且盡可能地挑起代理人戰爭來配合太平軍的軍事行動。
而針對南洋國所有行動的最終目的也是兩個,一,征服其人,二,征服其心。
如果做到了這兩點,那此次南洋之戰將會有個圓滿的結果。
而且,黃旭與他的大臣們也都堅信,中華帝國一定能達成既定的目標。
至於具體的方略,黃旭是這樣安排的。
政治進攻方麵由趙小鋒牽頭,軍機處負總責,不必事無巨細都向黃旭彙報請示,但是需向黃旭時時刻刻通報他們的進展,以便配合太平軍展開行動。
而軍事進攻,黃旭打算親自負責。
他預備兵分兩路進攻南洋。
一路,經由陸路從中華帝國的邊境朝南洋腹地推進,另一路,由無敵艦隊從海上展開進攻,力求先行殲滅南洋國的海軍,然後再與陸軍配合對南洋本土展開夾擊。
陸路由黃旭親自坐鎮。
此次南洋之戰總投入兵力暫估為一百萬人,步,騎,火器,特種,後勤等軍兵種一應俱全。
而具體分配到各軍兵種,則是,曾國荃與曾三率領的第五軍團為先行,胡林翼與羅澤南率領的第三軍團為左翼,曾國華與彭玉麟率領的第四軍團為右翼,李元度及胡四兒所率的第十一軍團為合後,另再出動工程兵特種師以及後勤保障軍團的一部做後勤支持,中軍衛隊以及一部分的特種作戰部隊將做為黃旭的親隨負責拱衛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