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進占四國,逼近劄幌(2 / 2)

而就在第一軍團前進到愛嬡城下,準備攻城的時候,黃旭也趕到了。

黃旭向崔敏了解了一些情況,著重詢問了高知日軍的動向,但他得道的答複是,高知還是按兵不動,任由各縣各自組織力量抵抗。

黃旭見此,搖了搖頭,然後向崔敏下達了攻城的命令。

既然不認輸,那就攻到你認輸為止。

而到了這個時候,攻防之間的較量已經是程序化了,日軍照樣是激烈地抵抗,然後還是被殺光了,最後,他們也沒能保住愛嬡城。

這一次攻城,太平軍隻用了一天的時間,可見,第一軍團的攻城效率是越來越高了。

而下城之後,他們還是幹著相同的事,屠城。

而對第一軍團的士兵來說,他們現在屠城都有點屠得麻木了,殺人更是變得猶如家常便飯一般,這隻能說,明治太不將日本人當人看了,棄之於不顧,視之為草芥。

也許明治也麻木了吧。

而愛嬡之後便是高知了。

高知便是明治的指揮中樞。

黃旭便揮軍直指此處,他要在高知徹底解決明治與伊藤博文這些殘餘。

在經過一番準備之後,第一軍團包圍了高知縣城。

就在黃旭準備派人去接洽明治,讓其主動認輸的時候,卻收到消息,明治又跑了。

他丟棄了高知,丟棄了四國,又帶著他的那些殘兵敗將跑了,他這一次跑得很快,跑得很決然,一點也不象前幾天那樣扭扭捏捏。

難道明治也轉性了嗎?

不知道,總之,在太平軍攻下高知之後,他們真的沒有找到明治等人,而據可靠情報,這些人已經逃到了日本四大島國中的最後一大島北海道,他們將在北海道做最後的抵抗,或者說是苟延殘喘吧。

而黃旭在高知縣彙齊大軍之後,便督促大軍進發北海道。

他這一次要一口氣拿下這日本國最後一島,撲滅明治這些殘餘的最後希望,當然,他還要迎回他心愛的人,櫻子公主。

黃旭有信心,這最後一戰,他必勝。

於是大軍馬不停蹄,繼續向北海道開拔。

北海道是日本四大島國中的第二大島,其行政中心是劄幌,而明治也就是跑到了劄幌,準備在此與太平軍做最後的決戰。

事實上,明治不決戰也不行了,他已經沒地方可去了,除了北海道之外,日本大部分國土已經被黃旭掌控在了手中,如果再失去北海道,全日本都將落入黃旭的手中,成為中華帝國的屬地,到了那個時候,明治將再無立錐之地,留給他的也隻剩下兩條路,要麼死,要麼降。

現實就是這麼的殘酷,而留給明治與他的殘餘們的時間也已經不多了。

而太平軍推進的實在是太快了,他們幾乎隻用了三到四天的時間,就占領了劄幌周圍的所有城鎮,正式進逼紮幌城下。

黃旭是迫不及待地要與明治進行這最後一戰了。

而此時的明治,他又是什麼想法,他難道真的是對黃旭的一舉一動都不在意嗎,即使麵對黃旭攻一城就屠一城的行為,他也真的是無動於衷嗎?

或許這隻有明治自己明白。

總之,黃旭已經兵臨城下,就等明治接招了。

或者說,不管明治接招與否,太平軍都必下劄幌城。

明治已經沒有退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