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保命之道(2 / 2)

是的,正是太平軍久尋而不得的戶木孝允與伊藤博文等人。

這些人竟然藏在這種地方,難怪太平軍找不到他們,真的很會找地方。

而且,這的確也是個好地方。

躲避搜查的好地方。

如果僅從尋找藏身之所這一點來說,伊藤博文等人急中生智的本領,著實令人佩服。

可是,這些人又是怎麼跑這來的呢?

這還得從頭說起。

當戶木孝允在城樓上聽伊藤博文說起援軍未至之事後,知道形勢已經無法扭轉,所以,他便力勸伊藤博文放棄大軍,隻身逃命,以後再找機會報仇。

而對於戶木孝允的提議,伊藤博文當然是不能同意了,他身為日軍統帥,上需對天皇負責,下要對全體將士負責,他如果就這樣走了,不要說天皇不會放過他,就是他自己,也不會原諒自己,這可是涉及到幾十萬將士的性命之事,幾十萬條人命啊。

很顯然,伊藤博文不願意走,但戶木孝允卻偏偏在一旁力勸,於是,二人便發生了僵持。

不過,真要站在伊藤博文的立場上想一想這事,他的堅持還是有那麼一點道理的,即使他再理智,他也不會有勇氣做出逃跑的選擇,那不是缺德嗎?

雖然後來伊藤博文還是逃了,但那是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被戶木孝允強迫而退的,而從他本心上來講,他是不願意這樣做的。

況且,被強迫而退,那意義也不同,即使以後追究起責任來,伊藤博文也能給自己,給其他人一個合理的解釋。

這樣說來,不知這伊藤博文是聰明呢,還是滑頭呢,亦或是傻啊?

也許隻有伊藤博文自己心裏麵明白吧。

而他們是在後有追兵,前有阻截的情況下,靈光一閃間想起了那海上的小道,而想到了小路之後,再竄到那破爛的茅草屋之中也就再正常不過了,於是,這茅草屋也就成了他們暫時的棲息之所。

而再說起這海上的小道,也另有一番由來。

這條小道是伊藤博文率領大軍進軍朝鮮之時無意間發現的,當時,他隻是出於謹慎而留上了心,出於本能而派遣戶木孝允做了一些準備,在當時,他根本就沒想過這會成為他們跑路的選擇,可是,世事難料,無心的一步棋卻在這個關鍵的時候派上了用場。

不知伊藤博文是該慶幸呢,還是應該讚自己有先見之明呢。

也許是五味雜陳吧。

總之,這條小路是伊藤博文等人此時最正確的選擇。

而戶木孝允去了不一會兒,便回來了。

當他回來的時候,臉上竟掛著久違的笑容。

難道有好消息?其他眾人在心中嘀咕。

果不其然,戶木孝允報道,船隻還在,所有給養一應俱全,如果省一點用,足以讓他們這一隊人在大海上支持一月有餘。

伊藤博文聽到此報,臉色一如既往地平靜,也不喜,更不憂,似乎這一切都已經在他的預料之中。

而其他那些護衛親兵就不同了,他們聞聽此言,那是高興的不知如何是好,要不是害怕伊藤博文與戶木孝允責怪,他們早已經歡呼起來了。

冥冥之中,似有上天照拂,他們命不該絕。

既然如此,他們就不能拂了上天的好意,正好趁此良機逃命。

於是,做了一些必須的準備,借著夜色的掩護,伊藤博文與戶木孝允率領著他們的那隊親兵,踏上了那條未知的小路,開始了亡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