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小二等人算計日軍的同時,另一邊,伊藤博文率領著日軍主力緊趕慢忙趕,終於安全地抵達了漢城.
抵達漢城之後,伊藤博文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他一麵命令大軍抓緊時間加固城池,整頓器械,以俟再戰,另一麵派人出城打探情況.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而派出打探消息的人在不久之後便回來了,他帶回來的消息之中,最重要的有兩條,第一,太平軍主力在追趕日軍主力無果後,便已回轉了開城,暫時沒有出擊開城的意圖,想必也是在積蓄再戰的力量,第二,負責斷後的高杉晉作以及他所部的一萬日軍已經全軍覆沒,無一人逃出.
對伊藤博文來說,這確實是兩條很重要的消息,也可算做是兩條好消息.
而在聽說了高杉晉作之事後,伊藤博文表麵上表現的是十分的心痛,但實際上,他的心裏麵也鬆了一口氣,而且還有點暗喜,總算是解決了一個麻煩.
不過,不管他心裏麵怎麼想,有些表麵功夫還必須要做,這包括安撫,籠絡,承諾…..等等,不一而足,而他做這些功夫的目的也是為了很好地掌控全軍,讓他們為小日本帝國服務,為天皇服務.
正是基於這個原因,他在得到高杉晉作已死的消息之後,便立即召集全軍,用無比沉痛的語氣向大軍轉達了高杉晉作已經為國損軀的消息,他還說,高杉晉作以及那一萬日軍是死得其所,死得有價值,並且,他相信,在場的所以人都會緬懷他們,記住他們為日軍,為大日本帝國所做的貢獻.
而全體在場的日軍將士在聽說了這個震撼的消息之後,當然是很心痛,特別是那些與高杉晉作有關聯的人,更是痛不欲生,高杉晉作平時都待他們不薄,他這一去,這些人頓時覺得失去了主心骨,不過,他們也接受了伊藤博文的說法,認定高杉晉作已經死了.
而且,令人頗感意外的是,日軍因高杉晉作等人之死表現出強大的凝聚力,前所示有的凝聚力,同仇敵愾的凝聚力.
這正是伊藤博文想看到的.
毫不誇張地說,伊藤博文這一手玩得漂亮極了,而且還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伊藤博文的確算得上是老謀深算.
爾後,伊藤博文又親自主持了很多必要的以及不必要的祭奠活動,正所謂為死的辦事是為了給活著的看,他相信經此一個過程之後,日軍會與以前很不一樣.
而伊藤博文期待的正是這種不一樣,現如今,日本遠征朝鮮的大軍幾乎快被太平軍逼到了牆角,如果再不做出反擊,那隻能是死路一條了,而反擊的先決條件就是改變.
所以,一切就被改變著.
正所謂時間能撫平一切,高杉晉作之事經過時間的洗刷,漸漸從日軍的話題中消失了,日軍開始了日軍的整編,訓練,為接下來的戰鬥做著必須的準備.
日子就這麼緊張而又忙碌地過著,伊藤博文也是眾多軍務纏身,忙得不可開交.
忽有一天,戶木孝允來找他,說是請他看一封信.
信?伊藤博文聽了這話,非常奇怪,但又見戶木孝允表情嚴肅,不象是開玩笑,便點了點頭,讓戶木孝允將信拿來,而當伊藤博文從戶木孝允手中將信接過來的時候,他發現戶木孝允的表情很奇怪,但他沒怎麼在意.
不過,當他將手中的信看完之後,伊藤博文的臉色卻變了,變得很不一樣,怒氣慢慢爬上了他的臉龐.
伊藤博文將手中的信又看了一遍,忽然砰的一聲,將信拍在他麵前的公案上,然後大聲道: “假的,假的,定是有人為了惑亂我軍心,故意捏造出來的,戶木君,此信你從何處得來,一定要拿住此人好好問問,他到底是何居心.”
伊藤博文很生氣,不是一般的生氣,他不是為信生氣,他是為信的內容生氣,為有人說高杉晉作還活著生氣,他不希望他所營造出來的良好氛圍就這樣給毀了.
戶木孝允望著暴跳如雷的伊藤博文,沒有吭聲.
伊藤博文見戶木孝允這樣,顯得更生氣了,他道: “戶木君,你在懷疑什麼,你難道在懷疑我的話,我明白,你與高杉君感情很好,不太願意接受他已經離我們而去這個事實,但是,事實就是事實,沒有任何人能改變,我們千萬不能因一封無中生有的信而自亂陣腳,從而給那些居心叵測之人留下可乘之機,所以,戶木君,你再想一想,你這封信是怎麼得來的.”
“司令官閣下,你先不管這封信從何得來,屬下隻是想問,如果高杉君真的還活著,那你會怎麼辦?”戶木孝允終於是出聲了,不過,他的聲音聽起來還是那麼奇怪,那麼的固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