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真實的經過(1 / 2)

大保久利通和吉田鬆陰二人通過仔細觀察,發現大約有一個師團的日軍出現在了朝鮮近衛軍團的身後。

到底是哪一路援軍到了呢,二人不約而同地望向對方,想從對方的眼中找到答案,可是,隨著二人都搖了搖頭,他們的這番心思不由成了泡影,正當二人困惑間,一麵太陽旗迎風招展,出現在大保久利通以及吉田鬆陰的視野裏麵,軍旗上寫著幾個大字,大日本皇軍第十師團.

原來是日軍第十師團到了.

這是不是說日軍總司令官伊藤博文也來了呢?

答案是肯定的.

率軍來援的正是日本首相,侵朝日本總司令伊藤博文.

但是,伊藤博文和日第十師團所駐之地離吉田鬆****被圍之地有好幾百公裏遠,他們怎麼會這麼快就出現在這裏了呢?不僅是大保久利通與吉田鬆陰想不明白,朝鮮軍團與太平軍第八軍團的眾將士也很意外。

當然,要知其中原因,這還得從頭說起。

伊藤博文在收到吉田鬆陰的求救信號之後,他立即采取了相應的應對措施,一方麵,他嚴令西、北兩線的四十多萬大軍迅速朝吉田鬆****靠攏,另一方麵,他親率做為總預備隊的日軍第十師團,火速朝平壤方向運動,準備救援吉田鬆****。

伊藤博文在出發之前,仔細地研究了一下地圖,他發現,他的前沿指揮部所在地,也就是第十師團的駐地,與吉田鬆****被圍之地的距離,相當遙遠,總路程算起來應該有幾百公裏之遙,如果按正常的行軍速度,沒有兩到三天的時間,是不可能趕到目的地的,但是,救人如救火,遲到一會,吉田鬆****都有可能完蛋。

如果吉田鬆****就這麼完了,那對日軍的打擊是相當大的,這種後果,是伊藤博文無法承受之重,也是大日本皇軍無法承受之重,更是大日本帝國的恥辱.

所以,伊藤博文絕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他一定要想辦法將吉田鬆****給解救出來.

好在,天不絕日本人,一件意外之事的發生,讓日軍的有些不可能,最後變成了可能。

第十師團的巡邏隊在例行巡邏的過程中,無意中截獲了一個朝鮮走私集團,並抓到了這個走私集團的二號人物。

這本來隻是一次毫無意義的抓捕,結果無非是向這走私集團多訛點錢,到最後放人了事,可是,讓日軍沒想到的是,為了活命,這被抓的二號人物卻主動向日軍供出了他們往來朝鮮各大城市的一些秘密通道,而這些通道當中,還真有一條路可解當前日軍的燃眉之急,這是一條從第十師團的駐地直插平壤的近路,由第十師團駐地出發,走這條路去平壤,可能最多隻需要一天左右的時間。

日軍得知此消息,如獲至寶,馬上將此事稟報給了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聽說此事之後,也是大喜,他再一次親自審訊了那二號人物並在確認他所提供的消息無誤之後,便決定率軍抄此近路,直撲平壤救人.

不過,為保險起見,在踏上那條陌生之路以前,伊藤博文得找個向導,於是,他向那二號人物許以重諾,令其帶路,二號人物當然是非常不願意了,這不是讓他玩命嗎,他可不幹,但是,這種事也由不得這二號人物反對,在伊藤博文軟硬兼施之下,二號人物隻能同意,答應給日軍當一回向導。

結果,伊藤博文與他的第十師團真是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趕到了平壤城外,並出奇不意地兜了朝鮮近衛軍團的後路.

在確定來援的是日第十師團之後,被圍許久的吉田鬆****的倭賊都象是被打了雞血一樣,除了悍不畏死地阻擋住第八軍團的進攻之外,還與第十師團一起夾擊朝鮮軍團,這朝鮮軍團與吉田鬆****血戰已久,本來就已十分的疲憊,損傷之慘重更不用說,可謂是已到強駑之末,可是,偏偏他們又被日軍第十師團的生力軍與日吉田鬆****這麼一夾擊,所以,不管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 朝鮮軍團徹底就垮了下來,處於瞬間崩潰的邊緣.

日軍見此良機,豈能放過,更是不要命地窮追猛打,朝鮮軍團最終不敵,徹底敗下陣來,日軍也順利地打通了一條逃生的通道。

最後,吉田鬆陰與大保久利通所率的殘部之中,除了那部分自願留下來以死擋住第八軍團的敢死大隊之外,其他將士都趁機與日第十師團的大隊彙合在一起,並從被打開的逃生通道之中,衝出重圍,向南退走.

第八軍團在殺光那些斷後的日軍敢死隊之後,見朝鮮軍團已敗,日軍已去的遠了,便不敢再隨便追趕,然後,陳玉成趕緊將敵情向聯軍指揮部作了彙報。

不久,命令到來,指揮部命令,窮寇莫追,又命第七軍團協助收攏朝鮮軍團殘部,將大軍撤回平壤大營修整,各軍團的正副軍團長回聯合指揮部做戰後總結。

陳玉成接令之後,便率軍與朝鮮軍團的殘部一起返回了平壤大營,就在返回大營之前,他分別向第六軍團及第七軍團遣出使者,攜帶自己的親筆信函,麵見呂擎天與東方不惑,與他們一起共享了第八軍團與朝鮮軍團戰敗以及日吉田鬆****突圍之事,讓他們各自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