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隻能撤退(1 / 2)

就在城門口的大戰即將拉開帷幕的之際,李鴻章為湘軍設下的兩個時辰的緩衝時間也快到了,他在焦慮中等待著期望之中的好消息,但結果卻讓他很失望,曾國藩沒能如期而至.

“駱先生,兩個時辰將至,看來,我錯了.”李鴻章頹喪地道.

“軍師,如果曾大帥能來,那是最好的結局,但是,即使曾大帥不能來,我們也已經備好了撤退這條路,俗話說的好,條條大路通京師,既然此條最好的路不通,那我們就走另一條備好的路好了,還請軍師振作.”駱秉章似乎早已料定會是這麼個結果,所以,他到是沒有李鴻章那麼失望,言語之間,還流露出對李鴻章的勸慰之意.

“唉,話雖然如此,但我卻心有不甘,心有不甘啊.”李鴻章心中除了失望之外,就是不甘.

在李鴻章的全盤設想中,他對曾國藩及時率軍來援一事是從來沒有懷疑過的,而且,從計劃一開始,他所做的一切部署都是圍繞這個中心展開的,隨著戰事的進展及些許意外的發生,他雖然也為大軍調整了其它的退路,但那些路,在他看來,就根本用不上,因為,他始終堅信,曾國藩能來.

但,現實的結果卻讓他失望了,也許並不是失望這麼簡單,更準確一點說,應該是心碎才對,耗費無數心血,苦心經營的計劃被無情地擊碎,他又怎能無動於衷.也許這也印正了那句桓古不變之話,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軍師,雖然最好的選擇沒了,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與清軍交易,也算是一個不錯的結果.人生之際遇是誰也無法把握的.記得這場仗在剛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以為與大帥裏應外合,不僅可以拿下合肥城,而且還能消滅清軍的有生力量,誰知,事與願違,我們意外地中了清軍的圈套,在這樣的變故之下,我們本已做好了全軍覆沒的準備,卻沒想,清軍卻願意放我們走,世事之無常,莫過於如此.”駱秉章感歎道.

“駱先生之言甚是,我沒事,隻是有點失望罷了.”李鴻章點了點頭,道.他明白,駱秉章是好意.

“軍師,事實已不可改變,但路還得走下去,我們是否現在就通知恭親王,執行我們先前所擬定的協議?”駱秉章實在不希望這事再拖下去,這種事拖的越久,對湘楚軍越沒有好處.

為免夜長夢多,他認為,隻能快刀斬亂麻,與清軍之間的協議執行的越快越好.

“嗯,此事我沒意見,你著手去辦吧.”事情到了這一步,李鴻章也隻能向事實低頭.

也許正如駱秉章所說,能將湘楚軍的主力帶出去,這也算是個不錯的結果.

“那好,我立即去辦.”駱秉章見李鴻章點頭,急忙轉身去處理此事

“駱先生,且慢.”李鴻章突然叫住了駱秉章.

駱秉章將邁出的步子收了回來,麵色狐疑地看著李鴻章,但他並沒有出聲.

“駱先生,還是先聚集眾將,將我們的決定告訴他們,讓他們做好準備,然後再去通知恭親王.”李鴻章想了想,道.

“嗯,我這就去通知幾位將軍.”駱秉章也認為這是很應該的,他轉身就去召集眾將.

不一會兒工夫,湘楚軍的眾將,包括胡林翼,羅澤南,彭玉麟, 劉坤一,江忠源等,全部都聚集到了李鴻章的周圍.

駱秉章先將李鴻章召集眾將的原因講了一遍,眾將都表示沒有意見,軍師怎麼說,他們就怎麼做.

李鴻章雖已料到眾將會這麼說,但聽了眾將擁戴之言,還是不免很感動.畢竟,在這世上,能夠同富貴,那不算什麼稀罕之事,但如能共患難,那才叫難能可貴哩.

隨後,李鴻章親自向眾將宣布了撤退的先後順序.

劉坤一與江忠源率領楚軍弟兄,第一波次撤退.

接著是胡林翼率所部湘軍離開.

再接著,離開的是彭玉麟所率人馬.

最後是羅澤南所部,而駱秉章將隨楚軍行動,李鴻章隨羅澤南所部殿後.

對於這樣的安排,眾將基本上都沒什麼大問題,但有些細節問題,眾將還有點想法,比如說,楚軍在第一波次離開,身為楚將的江忠源就覺得這對湘軍弟兄不公平,他表示,楚軍願意留下來斷後,讓湘軍兄弟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