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亂平定之後,天國上下一心擰成一股繩,對內,勤修政治,發展經濟,加強軍備,對外,盡力維持現狀,不擅動刀兵,正是在這樣的政策指引之下,天國的實力是越來越強.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之後,由盧博領軍並輔之以黃旭等人,一舉蕩平了天國內部仍然存在的其他軍事割據勢力,使整個天國實現了真正的內部一統.
天國紀元十年,也就是在平定內亂之後的第三年,經過廷議,洪秀全正式命令,大軍誓師北伐,準備一統中華.
石達開理所當然地做為北伐軍元帥,統領三軍,對清作戰,黃旭則以武威將軍銜出戰,但因其尚無實際作戰經驗,所以,並未領軍,隻是暫時在石達開的大元帥處參讚軍機.
其他人,諸如趙小鋒,姚大洪幾兄弟,還有楊秀清,朱衣點,傅忠信等原韋昌輝麾下的眾多降將也一同出征,所有人對此時的天國上層無不心悅誠服,他們覺得能為這樣的國家去死,那是死得其所.
而盧博等禁軍則沒有調動,他們聯同新改編的城防軍一起拱衛京師的安全.
在前線的軍營中,經過一番激烈的辨論之後,北伐的路線基本敲定,首先必須是擊退安府前線的清軍,盡量殲滅清軍主力,消耗清廷的有生力量,然後,兵分二路,一路從安慶出發,經合肥,蚌埠,宿州,徐州,棗莊,泰安,濟南,滄州,天津,廊坊,最後兵臨順天府,另一路由安慶出發,經武昌,信陽,駐馬店,許昌,鄭州,安陽,邯鄲,石家莊,保定,廊坊,最後到順天府,兩軍同在廊坊取齊,共攻順天府,隻要此目標能實現,那整個中原腹地都將會在天國的掌控之下.
而在刺穿清廷的心髒-順天府並取得中華的統治權之後,再派出軍隊,掃平全國,把整個大中華納入一統.
大軍彙集之後的第一次戰前軍事會議在安慶前線召開,軍中的大部分前線將領以及黃旭等從京城趕來的援軍,濟濟一堂,大家共商大事.
‘諸位,此次出軍,誓必要直搗清酋龍庭,大家對此有何見解?‘坐在帥案後麵的石達開環視帳中諸將,問道.
‘王爺,既然方針已定,我們堅定不移地執行就是了.‘ 說話的是久違了的郭破天.
‘好,郭將軍忠心可嘉.不過,雖然我們大方向已定,但還需要有具體的實施方案,比如說,現在我們正麵的清軍威脅該當如何拔除,他們實力並不下於我們,如果我們硬拚,顯然不可取,但如果智取,又該當如何,清軍之中不乏智謀之士,清軍統率曾國藩更是智勇兼備之輩,想到取勝,談何容易,而如果在此處牽延日久,將不利於後續的分步進擊,所以,現在我們必須找出破敵之策?"石達開道.
‘王爺,明日末將再去挑戰,無論如何,定要一決勝負.‘郭破天請戰.
“王爺,學生以為,郭將軍的辦法也不失為一個辦法,我們久不與敵交鋒,清軍虛實未知,必須交戰一場,方能略窺清軍虛實,到時,再定行止也不遲.”趙小鋒表示讚同.
趙小鋒的話讓周圍的眾人都是默默點點,顯然大家都很認同趙小鋒的意見.
“黃兄弟,你如何看?”石達開微笑著問黃旭.
“王爺,末將以為趙先生的辦法可以一試.”黃旭也表示同意.
“好,既然如此,明日校場點兵,與清軍一戰.”石達開拍案道.
眾將應諾.
第二天一早,眾將士飽餐一頓,郭破天點起五千兵馬,出營去挑戰,石達開則親率大隊人馬在後押陣.
清軍聽到郭破天叫陣,也大開營門,一驃騎首先帶領大約五千軍衝向郭破天,身後的大隊人馬也隨後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