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藍的天空,一對豔麗斑讕的孔雀在翱翔。
綿延起伏的楚西荊山主脈南麓,峰巒峻秀,鬆柏蔥鬱,南漳沮水湍湍流淌,五道峽兩側長滿山花,山峰時而緩緩而上,林深葉茂;時而淩空直立,峭壁懸崖。
它們嘴銜朱砂,在二道峽尖頂圓形山頂石室上徐徐降落。片刻,又接踵而至地展翅飛入曲徑通幽的大溶洞,將朱砂堆砌在一塊與眾不同的石頭四周,發出幾聲委婉的叫喚,鸝音在山嶺間回蕩……
青年的卞和,瘦弱的身材,一張布滿風霜的麵龐,青布巾束裹黑發,著麻布衣裳,跟蹤著啼叫聲,敏捷地摸索到大溶洞前。
雄孔雀開屏正吸引雌孔雀,聽到動靜,撲通起飛。
他望著天空飛騰的孔雀……
風起雲湧,樹枝在搖動,天空中雷聲隆隆,一場春雨驟然來臨,雨點打在綠葉上,稀疏作響。
卞和手持柴刀,背著一捆柴薪,來到山洞躲雨,迎麵又遇見孔雀振翅飛出洞口。雨水淋濕了四周的土地,唯獨那塊奇石濕而不滲,他十分好奇地走近,將奇石拿在手中仔細端詳,貼在麵部感覺它……
雨過天晴,他放下石頭上山砍伐。
雲移又是滿天星辰。
一個月圓之夜,卞和背著捆紮好的柴,放在岩石前,他探身進洞,打量洞中的奇石,隻見那塊石頭,射出奇異的光芒,驚奇地退了幾步。他悄悄地走近,拾起奇石,興奮地緊貼在臉上,又放在原地,整理衣服,恭恭敬敬地跪下,三拜奇石。
卞和低頭喃喃地說:“山神啊!別讓這塊寶石寂靜地睡在這荒涼之地,原諒小民卞和將它請下山洞。”
卞和將石塊放入柴中包裹好,從小道下山……
一、卞和獻寶
金鑲坪村,卞和家。
一間破舊幹欄樓屋,材民們圍聚在籬笆前,爭相觀看卞和手裏的寶石。
卞和爺爺:“鳳凰不落無寶之地,這寶石夜間發著藍光,起床不用點燈呢!”
一長老用手摸著說:“這塊寶石叫玉璞,玉性清涼,看這石紋、水線、棱角,確有王者風範。”
卞和笑逐顏開地說:“放在屋內,蚊蟲都不進來了。”
村民甲:“長老,莫非就是女媧補天剩下的石頭?”
長老:“不好說。”
村民乙:“為什麼不剝開它?”
長老:“凡璞藏玉,它的價格更貴,為重寶呀!”
村民丙:“嘿嘿,卞和,這麼貴重的寶石,它能值多少金幣?”
卞和:“我不想買,聽說我們國庫裏缺少寶物,堂堂的楚國,常被列國瞧不起。既然它生長在楚國,將寶貝獻給國家,獻給國君,那也是我盡了一份臣民之心。”
卞和爺爺:“孫兒,這個想法好!爺爺支持你。”
眾人附和著:“卞和,好樣的!”
卞和將玉璞小小心翼翼地放入設置的香案前,燒香敬禮。
村民丁:“兄弟,在哪裏撿到的?我明天也到山裏尋寶去。”
卞和:“二道峽邊,岩下有石室,岩上有池。”
山村的清晨。
雞鳴鳥叫,炊煙彌漫在卞和家茅屋上。
卞和母親正在做飯,她從鍋裏拿出幾個窩窩頭道:“和兒啊,吃飽飯走路。”說著將窩窩頭放進卞和的行囊。
卞和爺爺遞給他幾個蟻鼻錢道:“孫兒,到了王城丹陽,給爺爺打幾盅香茅酒。”
卞和:“噯!”
卞和將玉璞用麻布包裹好與家人告別:“爺爺!娘,孩兒上路了。”
卞和背起行囊,踏上楚都之路。
楚國都丹陽。
重重疊疊的樓台亭謝,街巷市容。
字幕:楚厲王熊旬十七年(約公元前741年)
市井裏商販來來往往,手工藝作坊彼接相鄰,叫買聲、敲打聲交綴著。
卞和打量個不停。
突聽身後傳來買酒聲:“香茅酒!剛出來的香茅酒!”
卞和回頭問販酒漢子:“看看你的酒。”
漢子停下,用竹筒滔出陶罐中的酒,遞給卞和:“不瞞客人講,我家世代釀酒,老字號香茅。您嚐嚐?”
卞和聞了聞道:“好的,我等會再買。”
漢子收拾竹筒:“好咧!”
王城內。
宮殿高大、寬廣,廳堂朱紅。
王卒兩列,威武肅穆。
大殿內,絳衣愽袍的楚厲王,醉醺醺地在戲弄宮女:“你再跑,寡人可要灌你的酒啦?”
邊說邊拉她的裙襟。
宦官急進,楚厲王斥道“退下!”
宦官拱手笑報:“南漳人卞和,稱有寶石獻給大王。”
楚厲王:“哦?傳他進來!”
宦官一揮手,兩名軍士帶著卞和上殿。
卞和手捧玉璞,跪拜在前庭:“大王,小民卞和,從荊山發現了這塊玉璞,如能雕琢成器,也算是臣民為國盡了一份力,現將寶石呈上。”
宦官接過,解開包裹,將玉璞遞給楚王。
楚厲王左看右看道:“快傳宮廷玉匠!”
宦官:“遵命!”將玉璞放在案桌上忙下殿去。
楚厲王打量著卞和,這時宮女端茶上:“大王,請飲茶。”
楚厲王喝了一口,對宮女道:“今天是個好日子,有人獻寶。”
宮女:“大王,怎麼是塊土疙瘩?”
楚厲王:“小女子不懂,等下玉工來了,便會知曉。”
宦官帶著玉匠匆匆進來,楚厲王喜上眉梢地:“曹長!給寡人好好辯認這塊寶石。”
玉匠一見玉璞就皺眉頭,他瞧了瞧石上的泥穢,彈了彈豎耳聆聽,玉璞發出沉悶的喑啞聲,他將玉璞拿到手上掂了掂道:“稟告大王,小人是玉匠,不是石匠,這是一塊普普通通的石頭啊!”
楚厲王一聽,臉色大變,他火冒三丈地走近卞和:“大膽的卞和!竟敢戲弄孤家,按楚國刑法,你可是犯了欺君之罪,處以刖刑。”
卞和跪仆道:“大王,它真是一塊玉璞啊!連鳳凰都落在它上麵,夜晚還發光呢,小民真的沒有欺騙呀!”
楚厲王:“來人!把他的左腳砍下,趕出宮廷!驅出國都!真晦氣”
兩名軍士威武地上前,架起卞和往外拖。
卞和掙紮道:“小民冤枉啊!小民冤枉啊!……”
這聲音與楚王和宮女的打情罵悄聲在宮殿中交綴、回蕩……
卞和家。
卞和撐著拐杖進屋:“爺爺,給你買的香茅酒。”
爺爺:“孫兒,你這是怎麼啦?你的腳呢?”
卞和含著淚道:“君王說我欺騙了他……”
爺爺:“他們把你的腳砍啦?天呐!怎麼樣會這樣?”
卞和默默地拿出玉璞,供奉在神案上。
爺爺與卞和抱頭痛哭……
大雪中的丹陽城。
城牆上軍隊嚴密防守,一隊隊騎兵正在街市巡邏。
宮中王寢內,宦官宮女們侍立,楚曆王病死床塌,妻、妃及王太子跪在床前大哭。
楚厲王弟弟熊通殺氣騰騰,率持長戟的親軍衝入皇宮,他舉劍剌向王太子,王太子頓時血染綿衣……
宮廷大殿。
文武百官兩列站立,低頭不語。
楚武王熊通身著龍鳳虎紋羅禪衣,外套火紅平紋袍,坐在大王位置上。
楚武王:“太子無能,怎能複興楚國?孤人執政,將東征西討,恢複王號。”
字幕:楚武王熊通元年(公元前740年)
河灘邊。
村民正忙碌著捕魚。
一行楚國地方官吏的坐騎經過。
卞和在岸邊撐著拐杖,一晃一晃地匆忙趕路,遠遠已看到自已家的屋園。
卞和爺爺正清理農具,母親喂雞。
卞和氣喘喘地道:“爺爺!媽!楚厲王已駕崩,現在是楚武王即位,我們可以將玉璞獻給新王。”
卞和爺爺放下手中的農具長歎息道:“孫兒呀!楚武王強暴好戰,敢殺死太子,也不可能是個好君主,你死了這條心吧,老夫和你娘還指望你給我們送終。”
卞和母含淚道:“和兒,聽你爺爺的話,我們小民安份守已,平平安安就是福。”
卞和:“不!我聽說楚武王有雄材偉略,玉璞必定是有用之材。”
卞和爺爺:“卞和!常言道神仙難斷石包玉,萬一有個好歹,這冤千古難平呀!”
卞和:“若是一般的玉石,楚廷的玉石匠不可能不識,正因為荊山寶玉,不同於一般的玉石,它是奇特的瑰寶,是另類,玉匠們前所未聞,又如何認識呢?”
卞和爺爺:“不行!你執意要獻,除非我死了!”
夜,卞和家。
桌上飯菜已擺好,卞和爺爺和卞和母親在門前盼望。
卞和坐在田地吹起陶塤,悠揚而哀求的聲音飄浮向遠方……
卞和母親:“他這麼癡心,已經三天了,爹,如何是好?”
卞和爺爺:“是不是我們太自私了?孩兒那執著的信念,倒有點讓老夫感動。”
卞和母親:“要麼,不如請巫師卜筮,預測吉凶?”
卞和爺爺略有所思。
山神廟。
大門內側,老卜師持長劍坐立,他身邊卦者是他的助手,屋內設置一祭祀的神位,執掌禮儀的有司禮服禮冠,站立廟內西側。
老卜師:“有什麼事要問?”
卞和與爺爺著禮服禮冠進門:“巫師!我家人齋戒沐浴已畢。”
卞和從包裹箱內取出玉璞,閉目雙手合十,放在桌案上,玉璞呈現青光。
老卜師在堂上鋪好竹席,卦者取出藏龜等物,擺正位置,畫寫重卦符號。有司給他換上禮服禮冠。
老卜師:“請問求卦內容?”
卞和爺爺:“請您占驗決斷:獻玉璞給楚武王,是禍是福?”
老卜師坐在竹席,麵向西:“神龜,今天我要占卜‘結果’,乞求指示。”他用鑽鑿刻龜甲,在一孔中,點燃荊枝燃燒龜板,然後,取出龜板看上麵的裂紋,又演算蓍草六次。老巫師觀後大驚,鎮靜地將符送給卞和爺爺看。
老卜師:“裂紋呈雙,直指西方,王氣逼人,禍不單行。”
爺爺:“啊?!”
卞和:“先生,如此說來,這玉璞隻能伴我長眠,方是萬全之策?那楚國先民何必有篳路藍縷精神,將一塊蠻荒之地,建成國都丹陽,臣民又怎能為國家的繁榮壯大作自已的貢獻呢?”
卞和爺爺:“放肆!請卜師見諒。”付錢給他。
卜師收拾卜具。
山林間。
卞和用刀捎出一隻木踴,裝在左腿上,艱難地試走。
卞和在拚命砍柴,盡管行動不便,他汗如雨下。
他將柴薪捆好,他咬著牙,竟能擔起行走,假腳木頭與肉結合處在滲血……
中午,集市上。
卞和在買柴……
屋內。
卞和擔水倒入缸內,又將柴薪擺放在屋沿下……
滿天星晨,卞和家。
卞和與爺爺同床,隻聽到爺爺的鼾聲……
卞和悄然起來,輕手輕腳地裝好假腳,背起準備好的玉璞包,將口袋裏的幾枚銅貝放在桌上,走出家門。
他站在門前良久,突然跪下,小聲地說:“爺爺,娘,孩子不孝,擅自作主,請長輩息怒。”說完,轉身踏上路途。
楚都丹陽。
皇城區張燈結彩,大殿內一排排桌案上,擺設著紅黑兩色對比鮮明的描金漆器,五顏六色的絲織物和剌繡成捆堆放。
楚武王身著大紅鑲金雲海滾滾的絲服,腰束錯金玉帶,頭佩冕冠,身佩長劍,興高采烈地迎取夫人。
夫人鄧曼是鄧國王候之女。她腰如細柳,身著飄逸的海藍色綺羅長裙。
宮樂隊正奏起禮樂。
王城門前。
王卒們帶盔佩劍,威風凜凜地衛戍大道、城樓。
卞和吃完麵餅,喝了一口隨身掛的竹筒水,他整整衣裳,走近城門。
王卒甲:“止步!王城不得靠近。”
卞和:“軍士,小民是給楚王獻寶石來的。”邊說邊拿出玉璞。
王卒:“在這等候,待我進去通報。”王卒轉折走向內城。
內宮。
楚武王與夫人正觀賞楚國歌舞。
宦官聽到王卒報告,走近楚王,耳語著。
宦官帶著宮廷玉匠走到門前。
宦官:“卞和,請進。”
卞和跟他們來到行廊,他取出玉璞呈給玉匠。
卞和:“師傅,請您仔細看看,石皮裏定是一塊寶玉。”
這時楚武王和夫人及玉工曹長到。
曹長上前見是卞和與玉璞道:“大王,這卞和就是用這塊石頭欺騙厲王,今日,又拿這塊石頭獻給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