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坊挨著城隍廟,木槿等人吃完飯不知不覺就逛到了城隍廟。趕上有祭祀活動,人比平日要多上一倍,除了有參加祭祀的本地人和圍觀的人群,更多的是候在一旁等祭祀結束分發貢果的乞丐。
吳洲是江南富庶之地,有錢人多,非常重視宗廟祭祀活動。每一次祭祀都會用米漿蒸製甜水糕,做成糕塔,由成年男子抬著繞城隍廟走一圈,然後放到廟內的供桌上。等所有人祭拜結束,會有人把糕塔抬出來分給叫花子吃。
木槿留意到,城隍廟四周圍攏的叫花子有不少操著漢中口音。那場蝗災對中原的百姓影響很大,背井離鄉的人不在少數,不知道他們見識過江南的富庶繁華之後還會不會想要回到家鄉。
吳洲的城隍廟供奉城隍爺黃歇和五路財神,本地人非常信奉神佛,所以把儀式辦得隆重盛大,六座金漆神像被裝飾的粉彩華麗,由壯年男子抬著在繁華的街市上遊行一圈後送回廟內,這叫請神。
木蘭被這熱鬧的場景吸引,騎在廣叔脖子上看得津津有味,尤其是盯著那甜水糕搭成的糕塔,口水幾乎要流下來,一定要等著祭祀結束搶一個過來吃,其他人也都依著她。
木樨護著長姐站在廣叔旁邊,還不時地看一眼廣叔肩上的木蘭,擔心一會人多把她擠下來。目光瞥到站在另一邊的先生和娘,見娘臉上沒有絲毫窘迫,他微微收回目光。
等著分食糕塔的叫花子們也分了好幾派,有本地的和在本地乞討多年的,他們對每年舉行好幾次的請神活動並不感興趣,隻盯著那座香噴噴的糕塔,生怕一會兒少搶兩個。
那些初到吳洲的乞丐倒是十分好奇,擠在人群中看到人們抬的幾座高大的神像,看完之後直搖頭。江南的風土雖然比他們西北好,可是神仙卻遠不比西北的好看。
他們也不知道城隍廟供奉的是什麼神仙,不過看這些神仙怒目圓瞪的模樣實在讓人害怕,遠不如他們西北的飛天佛像,一個個眉清目秀,慈眉善目,看著就覺得可親。
有幾個漢中來的乞丐湊在一起低聲嘀咕:“我天,這裏的神仙怎麼都這副模樣,還沒有俺娘貼在門後麵的白蓮聖女像好看。”那聖女像也不知道從誰那裏傳出來的,雖然隻是寥寥幾筆描畫而出,卻讓人看著十分舒服。
另一個人搶著說:“什麼白蓮聖女,那是邪教,我從家鄉逃出來的時候聽說官兵正在四處抓白蓮教的餘孽,你可不要瞎說,當心被抓走……”
“真的假的?我在碼頭那邊聽老家來的人說鋪天蓋地的蚱蜢都是被白蓮聖女消滅的,那麼好的人怎麼可能是邪教?”
木槿在漢中的時候被白蓮教的張蓮英挾持過,至今心有餘悸,所以聽見人群裏有人嘀咕“白蓮教”,特別留意。聽他們提起“白蓮聖女”,不禁感覺渾身毫毛都立起來了,隱隱感覺有些不妥。
果然又有人開口:“你們知道個啥,哪有什麼白蓮聖女,那是菩薩轉世的木槿姑娘,她在我們鄉間收過糧食,還經常免費給我們發放種子,叫我們一定要精耕細作,培育優良的種子!”
木樨靠得近,也聽見幾個叫花子的談話,轉頭看向他們,就見有人從懷裏掏出一張折成方塊的紙,一邊打開一邊說:“木槿姑娘也去過我們那裏,不過我沒有親眼見過,聽說長得跟白蓮聖女一模一樣,我這裏有張聖女的畫像,你們看看是不是木槿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