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理解了呂文的愛子之意,對於幫助父子兩代都可以說對他徐勘有大恩的呂家,徐勘怎能不盡心竭力。
徐勘立刻使人找來蕭何,讓蕭何親自為呂家辦理分家過籍之事,他自己則親自動手把呂遠鵬分家自處的事情書寫公文,讓人快馬報於潳睢。
分家的事情很簡單,實際上就是在縣衙給呂遠鵬另立戶籍,事情很快就辦完。
在有心人的刻意傳播下,當天上午,沛縣城裏的人就都知道了呂家分家的事情。
說呂家為了分家的事情,將提早搬遷新居。因為行事倉促,來不及邀請親朋,喬遷慶典將在一月後吉日舉行。徐縣尊不僅應允到時親自前往慶賀,還指派長吏蕭何為呂家操持慶典之事。
至於呂家現在所住宅院,就分給呂家五子呂遠鵬。
下午,又有消息傳出,這個風頭正勁的呂家五子,竟然想把分家所得珠玉和蟻鼻、刀布兌換成秦半兩。
因兌換財物過大,恐本地無人能接下。又擔心路遇盜匪,不敢把這些財物運到相縣、彭城等地去兌換。故此,呂家大少爺已經帶人前往各地傳遞消息,呂遠鵬將在下月旬日在東關外王家酒肆,競價兌換。
這呂家五子莫不是瘋了,老秦的銅錢不僅在這楚地極難花費,就是在山東各國也都是如此。
如果僅是這個呂家五子拿出少量家產也還好說,可如此興師動眾,兌換的錢財數量自不會少,難道這呂家五子要傾其所有?
若不是老秦在楚地購買各種物資都用秦半兩,商人們不僅不敢不收,還得按和蟻鼻等價收取,這讓泗水郡世家大族和商人手中都積累了大量秦半兩。
雖然秦半兩在楚地越積越多,可市麵上卻仍極少見秦半兩的蹤影,因為楚地商民都不願使用。
小門小戶的商家隻能認賠,把手中的秦半兩向一些財力雄厚的世家大族及大商家低價兌換,再由這些人去秦地購買貨物。
隻是六國遠較老秦物產豐華,商人們去老秦購買的貨物選擇性很小,回到山東六國也賣不上好價錢,一路上刨去各種費用,花費極大。若不是有先前低價兌換之利,根本賺不到錢。即便如此,商人們所賺也不多。
因此,這秦半兩在楚地十分受排斥。
秦半兩在老秦人手中他們不敢不收,可尋常人使用秦半兩就十分困難了。
為了把手中的秦半兩花出去,寧願以低於一比一的比價交易,以至於秦半兩和蟻鼻、刀布的比價越壓越低,現在私下裏一個蟻鼻可兌換二十七個秦半兩,和刀布的兌換比例也達到一比二十左右。
還有,這競價兌換又是怎麼回事?這個新名稱,他們可沒聽說過?
更有甚者,還有故楚移民暗地裏大罵呂遠鵬,說呂遠鵬一心討好老秦人,所以才大肆兌換秦半兩。
一些商人甚至私下商議,以後這呂家五子若拿蟻鼻刀布交易還好,若拿秦半兩,都要推脫拒售。
不過,也有人感歎著呂家家產竟然豐厚如斯。
單單一個被趕出家門的兒子,竟然就能得到如此多的財產,這呂家的家財豐厚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