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的其它為人處世層次之說在這裏簡稱“其它之說”。它們與我的層次劃分都是從人的為人處世方麵進行的。人們的劃分在讚賞層次高者的同時是希望中下等層次者能向高層次者學習,並通過努力來提升自己的為人處世層次。這是人們的期許,而且這個期許是可以做到的。因此,人們的層次劃分包括我的層次劃分都具有一種正麵的輿論力量,而非強製力量,也是法律製度在一些地方不能發揮作用的有益補充。
其它之說與我的劃分不同之處就在於:其它之說大都是反映人的某一方麵,著眼於人的微觀層麵,更細致具體,而我的劃分著重宏觀方麵,更全麵抽象。我想不管是哪個層麵的劃分,也不論孰優孰劣,它們都是人們需要的一種精神食糧。
對於以上所有劃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能有各種不同的看法,甚至有的人不認同,但我想,所有的這些劃分都有它積極的一麵,這是不可否定的,而這些東西正是人們更看重的。雖然有些劃分脫離不了時代烙印,有很強的局限性。比如董仲舒的“性三品”的劃分,但我們依稀可以感受到它希望美好、催人向上的一麵。
其實,所有的這些劃分也包括那些沒有納入的類似劃分,都是通過人的為人處世的高低對比來正確引導人們的言行,指明人們努力的方向,同時也對中下層次者起到激勵、督促作用,使他們見賢思齊並努力成為高層次者,從而提高人們的整體素質,促進整個社會的進步。我想這才是人們的層次劃分的目的,也是我的劃分所要起到的作用和所要達到的目的。
其它之說和我的劃分這兩類不同層麵的劃分結合起來將構成人類的完備的劃分係統,對人提出的是各個方麵的要求,使人盡善盡美。它構建起了人類完美的理想,成為了人們去努力追求的目標和方向。雖然沒有人能全部達到,但所有人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劃分,通過這些劃分針對自己的不足進行警策,從而提高自己。這才是它的現實意義所在。
總之,所有這些劃分都是人們內心的真實美好的反映,不管這種劃分是否完善、嚴謹,但都體現了人們真善美、積極、樂觀、向上的一麵。反過來,也隻有那些能體現人的真善美、積極、樂觀、向上的一麵的劃分才是有意義、有說服力、被認可、經久不衰的。因為,這些正是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
人類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對自身的要求也是無止境,所以,人們對自己的為人處處層次劃分也是無止境的。不論是做人方麵還是做事方麵的劃分都永遠是人們不可缺少的一種精神文化,並隨著時代的變化將發揮更大的作用。而這些劃分也還將展現各種“賢人”的風采以引領生活。同時,這些“賢人”還將繼續奏響明天會更好的時代主旋律。
最後,就讓我們與賢俱進描繪屬於自己的美好藍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