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自序(1 / 1)

人這一生會遇到很多人,而且這些人裏有各式各樣的人。有的人善良,有的人奸狡,有的人講義氣,有的人隻顧自己。因此,人自然會在心中對周圍的人有個高低之分。而且,在做人方麵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本對他人進行劃分的賬本,有的人值得深交,有的人不屑來往。雖然這些劃分多是一些對人的品行好壞的簡略劃分,不是很全麵詳細,但反映了人們的一種對人進行層次劃分的心理。

在這方麵,我是深有感觸。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接觸過很多人,各種各樣的。這期間有交到過不錯的朋友,也有被人坑的經曆。心中會情不自禁的產生對接觸過的人進行層次劃分的心理。而且這種心理由開始的無意識狀態到後來的有意識。隻不過,每每劃分多不令人滿意,有的劃分還停留在善惡層麵,有的隻能反映人的某一側麵,都不是很深刻和周全。

在平時,我很愛看書,尤其曆史、文學、心理學、哲學等一類。我時常會將書中的人和現實生活中的人進行掛鉤分類。隨著閱曆和知識不斷地積累,我對人又有了更多的認識。漸漸地我發現並總結出了人分六種,而且這六種人在為人處世方麵呈現出上中下三個不同層次。這種劃分已經突破了好壞善惡這一層麵,對人性有了更深刻的分類,但又不至於艱深難懂、淩亂無章。當我將這個理論應用於生活中時,我發現我看人觀事變得更加清晰和深刻了。

當我對六種人中處於上等層次的人進行深入剖析的時候,我發現了新內容。他們有很多與眾不同之處,這些特點在做人做事方麵將給人們帶來很大啟發。這些上等層次者既是我們做人的榜樣也是我們要努力去追求的方向。我想這才是我對人進行劃分的意義所在,而不僅限於早期對人的劃分。隨著思考的深入,這本書就呼之欲出了!

在創作這本書期間,我經曆過一段事業瓶頸期和人生低穀期。在這期間人多了不少感悟,這增加了我的創作深度,也使我心中多了一份篤定和從容。由於此書是在工作之餘創作的,所以有時工作一忙就沒有時間顧及了,曾經幾度擱置。不過,延長了的人生思考和人生跨度卻豐富了這本書。其創作的過程也是我人生的一次梳理和蛻變的過程。

這本書可以大略歸納為三大塊,第一塊“人分六種和三個層次”;第二塊“上賢人啟示錄”;第三塊“我的劃分與古今流行的層次劃分的聯係與意義”。在整部書裏,展現上等層次者的風采之餘,也會探討中、下等層次者所存在的問題。

這本書理論與實際結合非常密切。人的劃分是按照中國傳統概念來的,離現實生活很近,大家易產生共鳴。同時書中還談到大家感興趣的財富、識人、就業、教育等問題,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實用性。其中,一些新的觀點將帶給人新的啟示。我相信,不管你是哪個層次的人,也不管你處於人生哪個階段,這本書裏總能找到你感興趣的內容。

由於書中某些章節有一些新詞新概念,所以讀者朋友在看某一章時最好按著該章節的順序看,否則容易在後麵不太理解。看完此書,相信你會對人有更深刻的認識,並且能迅速對身邊的人做出識別,同時看問題也會變得更清楚。不過,我想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將更清楚自己是哪種人,哪個層次。如果你是上等層次者,恭喜你,希望你能繼續保持狀態;如果你是中等層次者,希望你能向前跨半步,努力提升境界,成功離你不遠;如果你是下等層次者,希望你不要氣餒,隻要願意去改變,你也可以成為上等層次者。

有則禪門公案說“指向月亮的手指不是月亮”。我想對於深奧的人性來講,這本書也許隻是指向月亮的一根粗糙的手指,你是否能通過這本書看到你所在位置的月亮?我相信你能。當你看到月亮時,月光就會照進你的心房。因此,我相信這本書將成為讀者自我修身的好工具。

本書裏的觀點僅代表我個人觀點,對於不足之處還希望廣大讀者多多指正,我會尊重每個人的意見,期待與各位讀者朋友共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