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二個死者(1 / 2)

之前柯如意幾人認為凶手很可能是樓夫人的情夫,但現在排除了情夫向瑜的嫌疑,他妻子因愛殺人的嫌疑也被排除了。

張三的身份仍然未知,女乞丐也沒有找到。

根據現有的線索,可以知道的是:

女乞丐在初一晚上到悅來客棧以張三的名義訂了天字一號房。

初二白天假裝撞到樓夫人,向她傳遞小紙條,約她初二晚上子時左右在悅來客棧見麵。

樓夫人赴約後被殺,屍體在初三被發現。

那就有一個問題,樓夫人為什麼會去赴約,紙條也排除是向瑜寫的。

那隻有一個可能,樓夫人以為紙條是向瑜寫的,所以她才會心情很好的前去赴約。

這樣就說的通了。

畢竟之前他們已經有3個月沒有約會了,樓夫人並不願意和向瑜結束關係。

在她收到紙條後,以為是向瑜寫的,認為他又想繼續和自己在一起,才會心情變好,前去赴約。

她並沒有任何懷疑,就這麼走向了死亡。

那樓夫人為什麼會認為紙條是向瑜寫的呢?

柯如意認為應該是由於向瑜的字跡。

向瑜在清風縣以書法出名。

他的書鋪也在賣一些自己的書帖,其他人想要得到他的墨寶模仿他的筆跡並不是一件難事。

這一點其餘幾人也讚同。

所以張三仍然是凶手的第一嫌疑人,女乞丐應該是他的幫凶。

他們模仿向瑜的字跡,給樓夫人傳遞紙條,約她在悅來客棧見麵,再殺了她。

這種可能性最大。

那張三又是怎麼知道向瑜和樓夫人有私情的呢?

幾人認為可能是他們在偷情的時候被張三不小心發現的,或者張三因要殺樓夫人而跟蹤她時發現的,借此來把她約出去。

都有可能。

...

衙門還在全縣張貼告示尋找女乞丐,但直到初五下午都沒有女乞丐的消息。

初五是破案的第3天,離期限還有7天。

下午,柯如意幾人在辦案大廳討論案子的時候,第二個死者被發現了。

第二個死者還是女性,是清風縣李主簿的女兒,夫家是清風縣張縣尉家。

死者叫李婉,26歲,有1子1女。

她是在清風縣外的寒山寺的廂房裏發現的。

寒山寺是清風縣附近十分有名氣的一座寺廟,去求簽拜佛的香客很多。

今天一大早張夫人就帶著貼身丫鬟和幾個家丁出發前往寒山寺,打算住一晚再回家。

但沒想到去的第一天就出了事。

柯如意幾人很快到了寒山寺,來到後院發現死者的廂房。

廂房正中是佛像,右邊是兩張小榻,供香客休息。

左邊有一張圓桌,配著幾張圓凳。

而死者張夫人的屍體就坐在圓凳上靠著圓桌,麵朝大門方向。

柯如意幾人一進門就看見。

死者張夫人和樓夫人一樣,舌頭被割,扔在圓凳旁的地上。

肚子上被捅了不知多少刀,流出的血把身上的水藍色綢緞衣服都染紅了,地下也是一地血。

但砍斷的手是左手,放置在圓桌上,後來得知張夫人是左撇子。

並且張夫人後腦勺上沒有被打出血。

在圓桌旁的地上有一大灘血跡,夾雜有身體組織,旁邊還有劈砍的痕跡。

凶手應該就是在地上殺人後,再把張夫人安置在圓凳上的。

圓桌上有兩份飯菜,菜是小蔥拌豆腐、炒青菜,飯是糙米粥,都被用了一些。桌上還有一個雙層食盒,食盒上有“寒山寺”三個字。

柯如意讓仵作檢查一下飯菜,發現兩份飯菜裏都有迷藥,量還挺大,迷倒一個成年壯漢都沒有問題。

一份飯菜是張夫人用的,另一份是她的貼身丫鬟用的。

也是這個丫鬟發現的死者。

張夫人的貼身丫鬟叫秋萍,發現死者的時候直接被嚇暈了,之後被救醒,還一直在發抖。

好在被隋靖叫來的時候,她的情況好很多了。

“你說說是怎麼發現死者的。”

隋靖讓她待在廂房門外回話,免得看見屍體再暈過去。

“是。

今天奴婢和夫人到寒山寺後,求完平安福就在寺裏四處轉轉,之後回到廂房。

到了快午飯時分,奴婢和夫人還沒有去飯堂吃飯,就有一位大嬸把飯食送來了,說是飯堂人太多,沒有座位了,寺裏就給住宿的香客把飯食送上門,讓在廂房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