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浩天見問,方邊上路邊將自己與夢南柯為救她如何困在大陣中,香姑如何救二人出陣並求二人不傷她娘之事,說了一遍。
淩波仙子聽後,默然無語。
二人默默走了一陣後,淩波仙子忽然歎口氣道:“夫君總是以誠待人,卻不知咱蟬兒在那鬼聖那裏怎樣?”
說著,竟掉下淚來。
在巍峨橄拔的鄂西萬山叢中,如絲帶輕煙一般,飄忽著一道細細的白線,但見這白線在山道上鬥折蛇行,屈盤閉蜒,好似被山風吹落下來的一朵白雲似的,隨著一陣細碎的馬蹄聲,一個少年書生,白衣白馬,浩天而至。
正在道上行走的兩個中年乞丐一見,忍不住一陣喝彩:“好漂亮的雪裏追風!”
這時正山風峻烈,流雲疾飛。這白馬四蹄幾乎跑成一線,如離弦之矢,急射而出。這少年書生坐在馬上,卻似閑庭信步,神態悠然自得。
正行間,忽聞那兩個乞丐一聲喝彩聲如洪鍾,破風而來。這少年書生忍不住扭頭向二丐望去。
這一回頭,二丐已看清少年書生麵容。但見他麵如滿月,唇著塗朱,雙晴似漆,大耳垂輪,神采奕奕,忍不住又是一聲喝彩:“好一個玉麵郎君!”
兩聲喝彩,破風而至,皆帶著精湛極極的內功!
馬上書生,正是戎州聖手書生夢白龍之子——玉麵郎君夢南柯。急行間,聞這喝聲甚是了得,忙將著繩輕輕一帶。那自馬甚是靈異,去勢一緩,頓時穩穩停住。
看這二丐時,但見一人蓬頭垢麵,雙頰深凹,目光似練,身著百結鶉衣,腰掛紅、黑二葫蘆;一人紫銅麵皮,光頭發亮,後頸紋鼓起一個大肉瘤,竟與頭大小差不多,五短身材,手提銅人,走起路來,像一隻肥鴨似的,一搖三擺。
夢南柯想起父親曾向他講述的丐幫人物中,似曾有這麼兩個長老。當下忙跳下馬,上前施禮,道:“原來是丐幫兩位前輩,晚輩這裏有禮!”
二丐正是丐幫南方二長老:嶺南醉仙王福、閩中雙頭丐古亮二人。見夢南柯下馬執禮,甚是恭謹,醉仙王福與雙頭丐古亮彼此一笑,道:“生子莫如孫仲謀,這聖手書生之子風采,竟與乃父無二,可嘉可嘉!”
夢南柯見二丐認出他,忙謙辭道:“二位前輩過獎了!不知前輩在此,有何雅趣?”
醉仙王福抓起黑葫蘆,大大地喝了口酒,道:“我們二人見一頭獐子在此出沒,前來圍獵。不想那獐子機靈得緊,幾次圍住,卻又被他跑掉了!
夢南柯笑道:“二位長老見笑了!晚輩久聞王前輩的醉八仙步,快速至極,已與八步起贍和淩波步齊名。圍一頭獐子,自是垂手可得。何況還有古前輩相幫?隻怕兩位前輩,所圍之獐,乃昔年諸葛武候劍閣所圍之獐罷?”
雙頭丐古亮笑道:“你這娃娃,說話嚼文吐字,酸溜溜的,教咱老花子聽來酸耳!昔年那諸葛武侯隴上裝神,劍閣圍獵之樟,乃魏國大將軍張命。咱們老花子所圍之獐,不過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娃兒。螢火之光,豈可與皓月相比?”
夢南柯不由詫道:“什麼小娃兒,竟能引得二位前輩如此關注?”
醉仙王福搖頭道!“說來慚愧,幾日前咱兩個老花子正結伴前行,身邊突然掠過一陣風,恍忽間見一個小小身影擦身過去,這不由引起老花子好奇,不知是什麼人,竟有這麼俊的輕功?當下使出老花子的八仙步追去,想瞧個究竟,誰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