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後期,獨子的許峰高中畢業後,沒有下鄉,在父母的不懈努力運作下,許峰終於進了縣城商業局屬下一家集體所有製企業。剛工作的許峰那是熱情高漲,意氣風發,大有不幹出成績來,誓不罷休之勢。幾年下來,許峰在單位已做到了采購科副科職位了,工作順風順意,前途無可限量,最近在同事張洋介紹下,與他漂亮的表妹邱芳談起了戀愛,已兩個多月了,愛情事業雙豐收,正是許峰人生得意,開始向人生巔峰發起衝鋒。

可哪料想,世事難測,24歲那年,因血氣方剛,年輕氣盛,有所建樹的許峰與單位領導因業務上的問題發生了激烈衝突,被發配調往一個很偏遠的山區果品小收購站當站長,就是一個人的光杆司令。哇操,這是往死處弄呀,情緒極度低落的許峰氣得幾天沒有上班,一天,張洋來到許峰家裏,提著一些水果,他進門後隨手把水果放在桌上。拉著心情不太好的許峰手,坐在椅子上,略帶責備的語氣說:“你呀,太衝動了,把事情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這下前途盡毀!當時你能克製一下自己的情緒,也不會落到這步田地。好了,我這次來是有一件事情給你說,我姨媽讓我給你說一下,她說你和我表妹不合適,提出分手。”說完站起身就向外走去。許峰聽了如雷轟頂,傻子似地呆住了,心情更加惡化,突然狂暴地一把抓起桌上的水果向地麵拋去,“啪”一聲,水果粉碎。“滾,全部給我滾……”憤怒的聲音響起,豆大眼淚從許峰眼中無聲湧出……

幾天後,許峰帶著日常生活用品和用具,辭別父母,隨著單位拉貨的汽車前往小站。解放汽車行駛在一條機耕道上,顛簸得人快散架了似的,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路程後,到小站了。

許峰昏沉沉地下了車,等候多時的原工作人員老李熱情地說:“許站長,一路辛苦了,先到住處休息一會兒,我帶你去。”許峰微笑著對他點了點頭,“好吧。”,便跟著他來到一間臥室兼辦公室的房間,放好東西,喝了口水,休息一會兒。老李便一邊帶著許峰四周看了看,一邊詳細介紹這裏的情況:

這是一個四麵環山的小山村,有條鐵路經過這兒。群山環抱中是一片幾十裏地的狹窄平地,有三個村分布在這一帶。一條曲曲折折的小河蜿蜒地繞著村落流向遠方。

這裏的大山,林木蔥鬱,而且多是果木,他們的果品收購點設在一個挺大的院子,東廂是一排改造的倉庫,西廂是一排棚子,尚未分類的收購果品就堆放在那兒。兩廂夾著的三間正房,就是住宿兼辦公的地方。收購站除了許峰,隻有兩個臨時雇傭的當地村民曲林和老劉,忙的時候,他們兩個人也要住在這兒。幾天後,老李見許峰基本熟悉了,他這個代理了七八年的老站長便與我交接完工作後,便搭運貨的車走了。

每當夜晚或收購淡季時,孤零零的小站臥在群山之中,除了四周的高山和參天大樹,冷冷清清,偌大一個庭院,除了許峰外,硬是連一個活物都見不到,許峰心中暗道:“夠狠!這不比坐牢強多少,也暗下決心,總有一天,老子一定要從這鳥不拉屎的地方走出去,而且要風風光光地走出去!”這段時間的許峰,把寂寞和淒涼的煎熬與折磨,當成了一種修煉,有點兒臥薪嚐膽的意味,尋找著機會,積蓄著力量,準備東山再起。

日複一日,許峰來小站已有一年了,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峰心靜了,水波不起,一邊重複著枯燥的簡單工作和生活,一邊在這貧瘠的山區尋找著突破的線索。閑時,白天便獨自上山走走,一是親近親近大自然,二是與周邊的山民多多交流,深入了解當地有什麼特殊東西,或小河邊上,撈撈魚;夜晚便看看小說等閑雜書籍,消磨時光。

短短一年多,許峰對這民風淳樸的偏遠小山村已很熟悉了,離最近的鄉鎮都有50多裏路,當地山林地多,耕地極少,耕地所產的糧食,勉強能糊口,大多數村民都種有各種果木,靠賣果品來賺點錢。因此,這個果品收購點就成了這一帶山民唯一的經濟收入來源,由於許峰經常主動走動,所以這一帶大多數山民都與他很熟,因而遇見了,還是很熱情的。不過一個人的意外出現,讓許峰終於找到突破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