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人狼吞虎咽的吃著餃子,楊子強還不忘嘟囔著:“這一天折騰的,晚飯都沒人做呢,你要是不給我送餃子來,我看今晚就得餓著了。”

周曉海:“你不是帶了不少吃的嗎?”

楊子強:“本來也沒帶多少,早就吃完了。哎,你怎麼想的,怎麼把戶口遷到這兒來了,遷來容易,想要再遷回去可就難了。”

蕭正陽也很是不解:“你和你妹妹真打算紮根在這兒了?”

別看口號喊的震天響,什麼廣闊天地大有作為,極少有人真的願意紮根農村,畢竟這個時候的農村生活太艱苦了,勞動強度很大不說,辛苦一年打下來的糧食,交了公糧和定購糧,還要交一定比例的議購糧,議購糧雖然說是按照市價收購,可你要是想買糧食的時候,沒有糧票是買不來的。辛辛苦苦一整年,年景好的時候,分到手的糧食勉強能糊口,要是年景不好,根本不夠吃的,那怎麼辦,隻能和生產隊借糧,今年借,明年還,年年借,年年還,幾乎已經形成了惡性循環。

城裏人一個月的口糧定量是三十斤左右,可在種植糧食的農村,一年到頭分到手裏的口糧也就二百多斤,達到三百斤的時候很少很少。在知青下鄉的幾年後,討論最多的就是想什麼辦法回城,畢竟在城裏有固定的口糧標準,隻要是有工作就能保證餓不著。

周曉海告訴二人,按照現在的政策,想弄套自己的院子隻能這麼做,或者到時候隻把自己的戶口遷來,周曉鷗的戶口還留在燕京。

正在三人低語的時候,一個胖乎乎的人湊了過來,一頭短發仿佛刷子毛似的豎著,不大的眼睛還挺有神,白白胖胖的樣子,給人很和善的感覺。

這個人周曉海前世也認識,關係還不錯,外號“胖廚子”,真名叫啥周曉海還真記不住了,畢竟前世交情不深,而且習慣了叫外號。剛才周曉海說出麅子肉餡餃子的時候,他正在收拾東西,周曉海就發現他的眼神不時的瞟過來。在周曉海的印象裏,胖廚子這個人有倆特點,一個是幽默,另一個就是饞。

胖廚子也是個神人,隻對做菜有興趣,而且還頗有研究,據他吹牛他祖輩都是名廚,還在宮裏做過禦廚,老爹在津門市也是響當當的名廚,自己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他爹強多了。開放後自己開了個小飯館,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逐步做大做強,最後不但在全國多個大城市開了連鎖酒店,還成為了烹飪協會的副會長,也是個成功人士。

胖廚子自來熟的開始自我介紹:“哥們兒,我叫隋海偉,大家都叫我胖廚子。”

胖廚子說著,眼神卻盯著楊子強麵前的飯盒:“我一聞這就是麅子肉餡餃子。”

說著毫不客氣的伸手抓起一個餃子就塞到嘴裏:“嗯,味兒還不錯,要是放點兒白胡椒麵兒,再少加點兒白糖調味就更好了。”

胖廚子的手又伸過來,楊子強一把護住餃子盆:“哎哎哎,我說哥們兒,你這也太不把自己當外人了吧。”

胖廚子略顯尷尬的嘿嘿一笑:“情不自禁,情不自禁,如此美味就在眼前,不嚐嚐那是對不起自己的嘴。”

周曉海也不禁被逗笑:“你是不是有個哥哥叫隋山珍啊?”

胖廚子故作吃驚的看著周曉海:“哎呦我說哥們兒,你咋知道的啊,不過不是哥哥,我倒是有個姐姐叫隋珊珍,珊瑚的珊,珍寶的珍。我是大海的海,偉大的偉。諧音,諧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