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湖山上有一隻小狐狸,因聽凡塵紂王與妲己的故事心生向往,遂找了一所山間石像日日叩拜,以望成人形,看看這世間繁華。你問這深山老林裏哪來的人間故事,這就歸功於遊曆世界的花草精靈了。
其實啊,這山間石像本無自己的名諱。初出牛犢的小狐狸並不知道,隻是看見一座莊嚴溫婉的人像就想祭拜祭拜,想著萬一許願成功,它便可以以人形看盡這世間的萬水千山了。
而這石像,不過是由百餘年前一山泉瀑布日日夜夜澆灌所成,隻是不知為何在石像即將成型時,叢湖山山枯草死,唯留一座人身石像在此佇立千餘年。
不知過了多少年後,叢湖山才開始風調雨順,人們漸漸再次聚集,一代又一代後才形成了一個小村落。村民們囤居以此,耕作勞動周遭才漸生出些草木來。隻是,常人難入深山 ,許多年來也沒有一人曾發現山林中,瀑布處有一座石像。
在一個機緣巧合下,村中的一采藥少年郎誤入了叢湖山深處,看見這一座宏偉肅穆的石雕像,少年瞠目結舌,坐在原地思來想去,突然靈感一現,喚此石雕像為烏索娘娘。
叫烏索不過是因為石像周圍枝葉繁茂,樹枝葉片交錯其中,陽光穿過縫隙,映照的樹葉烏黑油亮,中間還有荊條纏繞,恍惚間那人像像是被鐵鏈纏繞住一般,少年識得二三字,讀過些俗書,以形狀特征命名故喚為烏索像。
少年回村後央求著村中畫師以口述的形式為他畫了一幅烏索像。你還別說,這村落雖小但卻人傑地靈,畫師還真畫出了少年郎口中的烏索娘娘像,細細看來,草木之中還悄悄躲著一隻小狐狸。
從此,少年郎家中多了一幅畫像和一盞香爐,畫像被掛於屋中日日祭拜。少年家仿佛是因為神像畫得了“好運”如果進山采藥偶爾能摘的一株名貴藥材。
日積月累村民也向畫師求於此像掛在屋中祭拜,意為福保安康。
世人難祭拜,祭拜皆為神,此後烏索娘娘像便在這個小小村莊裏有了自己的意義:庇蔭福澤。後常常有心誠的村民跟著少年郎去石像處供奉,為石像闊山修路,建造供台。
石像受人日日以香火滋養便真的生出神識,隻管這一方福澤。
咱們說回這隻小狐狸。
這叢湖山從寸草不生到枝繁葉茂本就是重新聚集了靈氣,石像旁重生的大榕樹下有個因為幹枯時留下的樹洞。山間的一雙野狐狸便在樹洞裏安了家,不久便有了身孕,肚中的胎兒自然就是小狐狸。
狐狸夫婦搬來的時間長了,也受著叢湖山靈氣的滋養,夫妻雙方漸漸的都有了靈識,對腹中的寶寶更是嗬護有加。
狐狸夫婦為了寶寶雙雙鑽研起了修行之道,雖進度緩慢但靈氣也日漸增長。
狐狸這種動物一直都很聰明,沒過多久夫妻倆就凝結了妖丹。隻是這對夫婦“不思進取”,修行也隻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孩子罷了。
兩月後,一隻狐狸崽子誕生了。因其母本就有靈識,在孕育它時也勤奮修煉,所以這個小崽子登上了便捷之道,剛剛出生就有了靈智,迎來了狐生“巔峰”。
這山上靈氣多了越發生出些精靈妖怪,天賦型修煉選手有的已經化形了。
還有的就是狐狸夫婦這般孩子出生就聽天由命的擺爛型修煉達“人”。
那些隻能靠勤奮努力修煉的,運氣好可修得靈識獲得妖丹,運氣不好的就隻能靠靈氣滋養,無憂無慮的過完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