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川郡太守府。
功曹陳穎提著衣袍急匆匆地走進了公事堂。
“陳穎見過大人。”
陶弘笑道:“陳公何事啊?但說無妨!”
陳穎,潁川陳氏宗親。
陳氏在潁川的勢力,早已滲透官府上上下下。
毫不誇張地說,整座潁川郡的官府,都是陳氏這條大樹上的枝幹。
太守陶弘一向對於陳穎禮遇有加。
從來不以上官的身份自居,反而在私底下敬稱為“陳公”。
一個功曹,不過是協助太守處理日常文書的職務。
再大,能大到哪去呢?
可郡中百姓無一不知,在潁川郡,陳氏就是天。
陳穎客套一番,旋即道來:“朝廷特使抵達本郡!”
“什麼?朝廷特使?來幹什麼的?”
陶弘不由分說,警惕起來。
“說是要推行什麼新法?這特使倒也奇怪,來了不先拜會本郡官府,反倒在市井與一幫小民講法!這哪有一點特使的風度?”
陳穎又道:“聽衙役們報來,那特使已經在市井張榜告示,說是朝廷的第一道法令,叫什麼三長法......”
“既是這樣......”陶穎起身踱了兩步,道:“辛苦陳公跑一趟,把這朝廷特使請到這裏來,我親自會會他!”
陳穎向前一拱手,唱一聲喏,緩緩退下。
在官府中點起十來名兵丁,備了一架馬車,“叮當叮當”地朝那鬧市處開去。
......
市井處。
田預又扯起了嗓子,大聲說道:“鄉鄰們!朝廷體恤百姓,知道你們被那世家大族壓榨剝削的緊,一年到頭辛苦勞作,連肚子都填不飽,卻要向他們交著高昂的田租!”
“田裏的收入,八成都要上繳,這樣的苦日子你們還想繼續忍受嗎?你們,是朝廷的百姓,不是誰的私民!為朝廷耕種,才是正道!”
“本大人代表朝廷,跟大家撂下一句準話,凡是為朝廷,為國家耕種的,都重重有賞!朝廷會讓你們吃飽飯,穿暖衣,每逢災年欠收,朝廷還會發救災糧!”
方才那老者扶著花白的胡須說道:“大人,不瞞您說。雖然我們都耕著世家的田,但是好歹也能安定的生活下來,不至於四處流亡。”
田預又道:“本大人可以保證,隻要你們一心報效朝廷,不僅能夠豐衣足食,而且永遠都不會再飽受流亡、逃難之苦!”
盡管他說的慷慨激昂,但是這些話在潁川郡的百姓聽來,都仿佛天方夜譚一般。
大家將信將疑,議論紛紛。
忽然,鬧市處駛來一隊車馬。
百姓一看,便知是官府的人,讓開一條道路。
陳穎打馬向前。
“潁川郡太守府功曹陳穎,參見特使大人!”
田預向來是個刻薄寡情之人,絲毫不給麵子。
他板著一張臉,冷冷的說道:“太守府功曹?”
“正是。”
“太守何在?為何不親自迎接?”
這一下,硬懟地陳穎無話可說,隻是心裏打量一番。
料想這位特使,定是個難纏的角色。
“太守大人公務繁忙,因此令我先行迎接......特使大人可隨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