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百姓為了尋求庇護,紛紛投入世家門下,長此以往,世家大族日漸壯大,百姓不為國家耕種,不向朝廷繳納賦稅,你有何看法?”
說著,便將陳宏的奏折遞過去。
王猛看完之後,頓了頓,道:“臣粗略估計,百姓起碼有四成被世家所侵吞,其中最甚者乃是潁川陳氏,擁有田產莊園無數,小民丁壯數萬餘戶,光是供養的私人部曲就動輒成千上萬人!”
“除此以外,還有清河崔氏,以及不勝枚舉的中小世家,他們所侵占的農田,丁壯也不在少數。”
冉閔聽的認真,王猛又侃侃道來,“自晉室以來,朝廷頒布占田法,廢除屯田法後,貴族、官僚爭相侵占田地,隱匿戶口。原來的屯田客或投依豪門,或遊食商販,竟有一半人不從事農業生產!”
占田製規定百姓自行開墾田畝,能開墾多少都算你的。
男子最多可占七十畝,女子三十畝。
由此,世家大族與地方豪強仗著人多勢大,趁此機會,無限製地、不擇手段地大肆侵吞土地,將大量的官田變為私田。
而這些世族地主大都具有免除賦役的特權,因此他們擁有的土地和勞動力愈多,國家財政收入反而愈少。
“陛下,非是臣妄言,莫說國內大大小小的世家豪強,就單論在朝為官的,哪個不是家大業大?”
冉閔道:“國家之需,無以自濟,與羯趙戰端已開,錢糧吃緊,朕打算更改田製,削弱世家的勢力,你意下如何?”
“占田製自然是要改,隻是.......國內動蕩,朝局不穩,這個時候大改田製,恐怕會徒增變亂......”
“朕當然知道不能大改,但是問題擺在眼前,朕不能不去解決!”
“現在朕缺的不是田,是人!朕手上的田產要多少有多少,可為什麼沒人來耕種呢?為什麼百姓寧願尋求世家大族的庇護,也不依靠朝廷?”
北方經過幾十年的戰亂,再加上“衣冠南渡”,人口銳減,使得中原有許多肥沃的土地,都無人耕種,變成了荒地。
“朕所以憤怒的不僅僅是世家強占土地,更讓朕憤怒的是他們隱匿戶口,侵吞民丁!朕有田,可是人卻在他們手上!”
“國家有超過四成的適齡丁壯,都已經轉為世家大族的庇蔭戶,朝廷在編之民,刨去服兵役,徭役的,再刨去商販,匠戶,官宦之家,還能剩下多少?”
“為朝廷耕種的民丁,恐怕還不如為世家耕種的民丁多!這真是豈有此理!”
冉閔越說越氣,怒氣難平。
這一番話,其實也說到王猛的心裏去了。
他之所以不願意為東晉朝廷效力,就是看透了晉廷不過是世家手中的玩物罷了。
為什麼如張賓,王猛這類人,明明身上流著漢人的血,卻不願意匡扶晉室,投身異族。
“王愛卿,你說朕有什麼辦法?朕難啊!都在給朕出難題!朕恨不得現在就把這些世家連根拔起!”
王猛又道:“小民丁壯一旦依靠世家尋求庇護,往往就成了世家的私民,任其奴役,而不敢有怨言。”
“凡是耕種所得,僅能保留兩成,其餘都要上繳。另外,還要替世家大族服許多雜役,必要時還得荷戈作戰。”
“世家,朕可以先不動他們!”冉閔沉吟半晌,又道:“可是百姓,他們得給朕交出來!這是朕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