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國。
“冉閔逆賊,罪無可恕!”
石祇(zhǐ)瘋狂的咆哮之聲響徹大殿,殿內文武人人自危。
“寡人今日傳檄天下,遍召四方勇士,討伐冉賊!”
石祇是後趙武皇帝石虎的兒子,聞聽冉閔於鄴城誅殺石鑒及石氏一族,稱帝建國,怒不可遏。
王朗沉默片刻,出列啟奏。
“大王息怒,如今冉閔逆賊於鄴城建國稱帝,國內大小諸侯搖擺不定,大王應趁此時機登基稱帝。”
登基稱帝,這正是石祇想做的事。
石鑒在鄴城被冉閔誅殺,那麼就意味著他石祇是少數幾個幸存下來的宗室子弟。
現在做皇帝的機會送到了他的麵前,石祇完全有理由在這個時候以羯趙宗室的身份榮登九五至尊,號令天下。
“愛卿,吾兄慘死賊人之手,屍骨未寒,此大仇未報,吾焉敢僭越啊。”
雖然石祇內心非常認同稱帝的做法,不過還是不能太明目張膽,自己的兄弟手足全部慘死敵手,裝還是要裝一下的。
“大王此言差矣,今冉賊初立,國內動蕩。大王若趁勢而起,號召四方勤王大軍共討逆賊,則未有不勝之理。”
“是啊,臣等附議!”
石祇見諸臣百口一詞,也知道時機到了。
“既如此,孤擇日登基稱帝,召集大軍誅殺逆賊!”
“陛下聖明。”
......
石祇稱帝的消息很快就傳至鄴城。
“諸位愛卿有何看法?”
冉閔端坐龍椅之上,麵色沉著。
“石祇於襄國聚眾十餘萬,聲勢浩大,連營百裏,臣以為我國初立,不可與之爭鋒。”
尚書右仆射郎肅啟奏。
“愛卿何意?”
“臣以為當遣使襄國求和,免興刀兵。”
郎肅此言一出,大殿之內一片喧嘩。
“陛下,臣以為此時休戰,實乃無稽之談!”
“哦?”
眾人循聲望去,見是王猛站了出來。
“羯賊逆亂中原數十年,其心不死,求和無益。”
“說下去。”
“我國初立,四方動蕩,石祇逆賊僭越稱帝,陛下若不討之,則四方豪強無心歸順,彼時戰亂不休,我國難以應對。”
冉閔要的就是這番話,漢羯兩族早就撕破臉皮了。
前任後趙皇帝石鑒都被冉閔誅殺了,現在去求和,那不是笑話麼?
石祇要是聽到冉閔遣使求和,恐怕大牙都要笑掉了,因為這正是他想要的結果。
到時候石祇就可以拿著冉閔的求和書告訴天下人:“他冉閔就是個鼠輩,你們跟著他混沒有前途,我石祇遲早把他做掉。”
國內那些還沒有歸順的諸侯本來還畏懼冉閔的虎威,不敢作亂,這下要是看到你冉閔連個小小的石祇都辦不了,那誰還服氣?
再者說了,從民族大義上來講,漢人和羯人就沒有休戰一說。
羯賊早先不過是匈奴人的奴隸,可能是匈奴征服了西亞或者中亞的某個部族之後,帶過來的。
有一種說法是,羯人其實就是波斯人,也有說是猶太人的。
總之是西亞白種人,卷頭發,高鼻梁,藍眼睛,渾身長毛,應該跟阿拉伯人是近親。
昔日匈奴人的奴隸如今居然入住中原,還稱王稱霸,大肆屠戮漢人,號稱自己是華夏帝王,把漢人叫做夷人,這還了得?
真是老虎不在家,猴子稱霸王了。
“王司徒所言,朕深表讚同。”
“陛下三思啊......”
“夠了,再有妄言求和怯戰者,朕決不饒恕!”
冉閔的這一句話鏗鏘有力,震的郎肅趕忙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