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這個想法和毓秀,亦是不謀而合。
宮中的位置有限,向來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
她現在被德妃娘娘安排到四爺府來,她就沒想過要再回去永和宮去伺候,因為她離開,必然有合適的人頂替了她的位子,做了新的掌事宮女,在德妃娘娘身邊伺候多年的她,早就習慣了在永和宮做一人之下眾人之上的掌事宮女,若是讓她重新從宮女做起,對著其他人做小伏低,她必然會有些不適應,而頂替她的新掌事宮女,也必然會千方百計地防範她,怕她搶奪已經到手的差事,所以與其回去受人白眼不討好的重新爬到掌事宮女的位置上,她還不如就這樣留在四爺府裏當差,小心幫襯著性格更加和善的爾芙,做府裏頭當之無愧的第一管事嬤嬤。
之前她沒對爾芙表露這樣的心思,主要是擔心爾芙心有忌諱,覺得她是德妃娘娘安插過來的眼線,現在既然爾芙主動示好,她自然不會端著,她不動聲色地撫了撫手腕間還帶著爾芙體溫的鐲子,誠心見禮,恭聲道:“奴婢毓秀見過主子,主子吉祥。”
“您是德妃娘娘身邊的老人兒,陪著娘娘從微時走到今天,算得上是四爺的半個長輩,即是四爺的長輩,那自然就是我的長輩,以後沒有外人在就不必如此拘禮了。”爾芙雙手扶起行半蹲禮的毓秀姑姑,笑著替毓秀姑姑整理好褶皺的衣襟,柔聲說道。
“既然主子吩咐,那奴婢照辦就是。”毓秀姑姑帶著幾分隨意的笑著應道。
越是和爾芙多接觸,毓秀就越是喜歡爾芙的性格,之前她才來四爺府的時候,便經常聽人提起以前的瓜爾佳側福晉待人平和,但是到底並非是親身經曆,所以她並沒有太當真,畢竟她伺候多年的德妃娘娘在外給人的印象,也是那種溫婉可人的做派,但是對德妃娘娘知之甚深的毓秀卻很是清楚,那不過是德妃娘娘用來迷惑對手放低戒心的軟刀子罷了,但是她和爾芙接觸下來,卻發現爾芙是真的性格溫婉、待人平和有禮,並不是她以為的那樣做做樣子。
作為宮中伺候多年的老宮女,毓秀很明白卑躬屈膝的婢仆,最在意的就是被人尊敬的感覺,對這種尊重,也是最敏感的,毓秀自認自個兒識人眼光不錯,她確定她是發自內心的喜歡她的新主子爾芙,此番收下爾芙戴在她手腕上的絞絲鐲子,並非是她缺少這麼一件並不算貴重的首飾,而是她要表示出她留在四爺府的決心,免得和爾芙生出隔閡來。
主仆二人,算是暗暗達成了這樣一種不好宣之於口的約定。
目送著毓秀離開正院,爾芙起身來到了書房,她笑著叫過詩蘭研墨,提筆給宮中的德妃娘娘寫了一封信,之前德妃娘娘將毓秀姑姑借給她調用的時候,並沒有說過要將毓秀一直留在四爺府伺候,她既然決定要將毓秀留下,總歸要親自給德妃娘娘說說,這樣是對德妃娘娘的尊重,也是表示對毓秀姑姑的看重,不過最近皇上老爺子和四爺都不在京中,她作為深宅女眷,實在不好隨意出入府門,隻能退而求其次地給德妃娘娘寫上一封親筆信表示一下了。
當然,她也知道就算她不寫這封信,德妃娘娘也不會太在意,不過婆媳之間相處,到底不如親生母女的關係,稍有不慎就會起隔閡,偏偏這種隔閡並不會隨著時間被消磨掉,反而會如同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加之雙方不能經常麵對麵的接觸,更多地是通過婢仆之間傳話,為了不讓四爺以後為她和德妃娘娘的婆媳關係為難,她自然要做的細心些。
同書信一塊送到宮裏的,還有幾樣生公公的拿手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