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驚喜(2 / 3)

爺也已經采購了不少糧食,隻是有些惱恨那些個趁著災荒大發國難財的奸商們,如今市麵上的糧食都被人囤積了起來,又不能逼著他們拿出來,所以才會一直苦著臉的!”四爺明白爾芙的擔心,拉著爾芙同坐在了太師椅上,輕聲解釋著。

爾芙終於露出了一抹笑容,微微點頭,低聲說道:“爺,您擔心那些受災的人,我都明白,但是你做事可不能太衝動,手段上也要溫和些,免得那些個人拿出錢財得了好處,罵名卻要你來背,我可舍不得!”

“若是能讓那些人都出上一份力,爺寧可背負罵名,可惜那些個奸商都是舍命不舍財的主,若是不那些讓他們忌憚的手段出來,怕是他們一個子、一粒米都不會吐出來。

如今不單單那些奸商們如此,連一些朝臣都參與進去了……”四爺覺得話題扯得有些遠了,長歎一聲,將想說的話都吞回了肚子裏,捧著爾芙拿出來的匣子回前院去了。

爾芙望著四爺那挺直的後背,心裏一陣陣的心疼著。四爺是個好人,可是卻不善於表達,弄得那些個壞人都踩到了他頭上,因為處處隱忍,經常氣得胃痛,而隻能一次次的壓著火氣辦差,這才過了年三個月。她就已經眼瞧著四爺瘦了一大圈,讓原本就不太壯實的身子,顯得更加柔弱了,可就是這樣一個男人,卻撐起了那麼多難辦的苦差事。

有的時候,爾芙常常怨恨著康熙爺,他是千古明君不假。但是他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原來寵愛著嫡後所出的二阿哥胤礽,忽視了與其差不多大小的幾個兒子,如今寵愛幼子。刻意的忽視著這些年兢兢業業辦差的幾個已經成年的兒子,更是將所有女兒統統嫁到了蒙古去安撫他的盟軍,可是卻完全沒考慮過他那些女兒早死的真相。

她不相信那些在京裏都神采飛揚的格格們,一到了蒙古那邊就各種生病。連個子嗣都不曾留下就過世。若是有康熙帝撐腰,何至於那些嫁出去的格格都這麼慘。

爾芙不想讓這樣的情緒一直圍繞著自己。但是一想到康熙爺犧牲的女兒們,她就擔心她的小七也會有這樣的遭遇,她是一個母親,她也隻是一個母親。她舍不得她女兒遠嫁,她更不願意女兒年輕輕的就過世,哪怕嫁的在風光。她也不願意。

在她心目中,她的女兒就該找一個她喜歡。而對方也喜歡她的男子,兩個人不說琴瑟和鳴的過上一生,生下一堆小包子,也該是幸福的過完一生。她祈禱著能因為她這隻蝴蝶影響到康熙,讓他早掛幾年,畢竟如果照曆史進程看,她的女兒成年的時候,四爺還隻是一個王爺,沒有能力決定她女兒的未來。

不過這一切還太遠,爾芙這個信奉車到山前必有路的家夥,隻是坐著發了會愣,打算將這些煩心事推給能幹的四爺,便起身繼續逗包子去了,讓旁邊伺候的玉清等人有一種跳戲的感覺。

災情如火,遭罪的隻有那些尋常百姓。

四爺拿著爾芙給的匣子,回到書房打開一看,眼睛眨了又眨,認真的數了三遍,這才讓蘇培盛將匣子收好,畢竟他是個皇子,他決不能在康熙爺下令之前去賑災。不然落在那些有心人的眼中,難保不會說他拉攏民眾,雖然他擔心著受災的百姓,卻也隻能幹著急罷了。

再想到爾芙拿出了那麼多銀子,那絕對不隻是她每個月的體己錢,很可能連嫁妝裏的鋪子、莊子的收益都拿了出來,再次感歎這妮子太善良,又不由的擔心她這樣傻乎乎的,早晚被人吃幹抹淨,隻能暗自吩咐張保等人好好照顧著。

“來人,備馬!”四爺雖然不能去賑濟災民,但是還是想要獲得第一手的材料,這樣也可以在明個兒的朝會上說出最可行的法子,朗聲吩咐道。

片刻工夫,小太監就從馬廄裏牽出了一匹膘肥體壯的棗紅馬,蘇培盛也伺候著四爺換上了一襲尋常的袍子,換下了發梢的紅色流蘇穗子,帶著小小的瓜皮帽,起身出了書房就往外城跑。

別看流民入京的事情傳的沸沸揚揚,但是內城裏卻是半個都沒有,所以那些個養尊處優的大臣們,若是不親自走出內城門,根本看不到那些衣不蔽體的饑民,也看不到那些個醃漬不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