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島省是華夏國的一個省級行政區,位於華夏國最南端,是一個美麗富饒,曆史悠久的海島。
七月,海島省最炎熱的月份。
正是休漁期間,港口停滿了大大小小的船隻。
“6-7日海島省的北部、中部、西部地區多雲,局部地區午後預計依然會有35c以上的高溫出現,,並伴有雷陣雨光臨。請市民做好防暑降溫措施,外出時也要注意雷電的防護安全。8日起全島高溫天氣趨於緩解,,,,”
在略帶腥味的海風吹拂下,邊聽著船上的收音機傳出的天氣預報,22歲的龔海潮邊駕駛著租來的不到30噸的木船往港口開去,漁港的集市就近設在碼頭邊,雖然還是早上5點多,但隔著老遠已可看到岸邊已是人來人往,一副繁忙熱鬧景象。
因為是禁漁季節,新鮮海鮮的價格比平時要高,也比平時好賣,因此像龔海潮這樣從事流刺網作業沒有被禁的船隻都不會閑著,就在近海捕魚,在傍晚出海,早晨就能回港。
龔海潮是土生土長的海島省人,借著船上的燈光,依稀可以看到他的樣子。一張跟英俊扯不上邊的臉龐,1.75米的身高談不上高大,屬於那種扔在人群中就找不到的類型。
龔海潮是在海洋裏與風浪搏擊中長大的,那打著赤膊而顯露出的上身精壯肌肉,線條清晰分明,就充分說明了這點。
下麵穿一條藍色的短褲,皺巴巴的,一看就知道是地攤貨,打著赤腳。他頭發很長,但不是小男生們故意留得那種時尚的長發,而是長時間沒有理了,顯得很淩亂,整個人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眼神裏折射出一種與他年齡並不是很相符的成熟與精明。
別看龔海潮才22歲可是個老資格的漁民了,他經曆過的坎坷,人情冷暖遠超同齡人。
龔海潮的爺爺爸爸都是周圍有名的捕魚能手,每次同時出海的漁船中都是他家捕的魚最多,因此一家人生活的很快樂。天有不測風雲,在他6歲那年爺爺,父親兩人就在出海捕魚的時候遇到百年一遇的台風結果船翻人亡,連屍體都沒找到,噩耗傳來,受不了這樣刺激的奶奶跳海了。
龔海潮的媽媽田心梅是個堅強的女人,強忍悲痛料理喪事,看著年幼的兒子要強的她決心獨自把兒子撫養成人,32歲就成了寡婦的她婉言謝絕了上門勸她改嫁或者招個上門女婿的媒人,堅強的承擔起生活的重擔,和兒子相依為命。
龔家原本算是小康之家了,但是漁民最重要的財產就是船,因為船翻了,沉在大海裏,等於將龔家的八成財產化為烏有,加上料理喪事又把多年積蓄花完,田心梅文隻能偶爾幫人打打短工賺點小錢,因為文化水平不高,也沒學會什麼技術,收入時有時無的,生活頓時變的困難起來,好在娘家和同村的人看孤兒寡母的可憐,也時不時接濟下母子倆。
坎坷的人生,讓龔海潮比起同齡人更早體會到生存帶給他的艱辛,看著媽媽消瘦的身影,懂事的龔海潮10來歲就敢跟著同村捕魚的船出海,學習捕魚技巧,怎麼駕駛漁船,隻為了早日能跟村裏的男人一樣能捕魚賺錢,讓母親可以不再辛苦。
3年前剛高中畢業的龔海潮更是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租了現在這條小船獨自一人出海捕魚,在他的努力下,生活已經漸漸好了起來。
“今天的運氣不錯,居然一下釣到那兩條寶貝,難道全能的真主安拉已經被我的虔誠打動,送這兩個美麗精靈給我作為回報?”一想到昨晚撞大運釣到的寶貝,龔海潮仍然興奮不已,雙手更是裝模作樣的放在胸前,做祈禱狀。
接著龔海潮又停下船,再次進入船艙裏,來到兩個被放在和船體焊在一起的鐵架子上,四周都被黑帆布圍住的塑料桶前,耳朵豎了起來,沒聽到什麼聲響,龔海潮的心頓時提了起來。
想了想,還是忍不住移開壓在朔料桶上的木板,因為用力猛了些,木板向前滑出多了一個前臂距離的口子,頓時異變發生了,龔海潮的眼睛隻來得及看到一片黑影迎麵而來,緊接著聽到“啪"一聲,然後左臉就感覺好似火燒般火辣起來,他竟然被裏麵的魚尾巴打了一巴掌.
“啊呸,都要上餐桌了還這麼囂張,信不信哥現在就把你給燉了”龔海潮趕緊蓋上木板,雖然話說的惡狠狠的,臉上卻沒一點怒氣,生猛海鮮,就是要這麼生猛才對嘛,不然就賣不了生猛的價格了,仿佛已經看到一張張紅彤彤的票子向他飛來,龔海潮撫了下被打的左臉,嗬嗬傻笑起來。
老鼠斑,魚類,也叫青斑、鰵魚、駝背鱸。身體為奶油色,因為頭長嘴尖,形狀酷似老鼠而得名,其體扁平,背鰭棘10枚,無大牙,一般在45厘米以上,全身布滿黑點,成魚體色較深,體上斑紋特別明顯,色彩豔麗,行動緩慢,具有搶食性,原產於新加坡、東南亞等海域。
老鼠斑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魚,由於其魚皮膠質比較豐富,肉多刺少,肉質纖維幼嫩,味道特別鮮美,頗似雞肉,所以素有“海雞肉”之稱,是海產品的名貴魚之一。在市場上的價格特別昂貴。按照現在老鼠斑的市場行情,人工飼養的都能賣到400元/5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