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家,世代書香世家,據說在乾隆時期,祖上出過舉人,百餘年前,舉家搬遷至無名山村裏麵,躲避戰亂,自此隱居在深山之中。
“寧兒,吃飯了!”傅文山快步的走著,掃視著村裏的各個角落,扯著嗓子大喊。
“老傅,你家小子又不見了啊。”一個莊稼漢子扛著釘耙,正巧遇見傅文山,不由打趣的說道。
傅文山的麵露尷尬之色,道:“這一轉身就不見了,這小兔崽子……”說著,不由搖了搖頭,然後又高聲呼喊了起來:“寧兒,吃飯了!”
傅家的世代單傳,傅文山也就隻有傅寧一個兒子,可是對於這個兒子,傅文山感覺就像是豆腐掉進泥裏,打也不是,拍也不是。
別人家的孩子整天在村裏打打鬧鬧,不愛讀書,可是傅寧從小就紮在書堆裏麵,家裏祖傳下來的典籍差不多都被傅寧看了一個遍。
如今傅寧癡迷上了術數,捧著一本《術藏》不肯離手,整天神神叨叨,這讓傅文山教訓了傅寧數次,但是兒子越來越來神通廣大,仿佛每次都知道他要說教,每次都能夠提前躲開他。
小小年紀學什麼不好,偏偏學奇門之術,這讓傅文山有些頭痛。
忽然一張白紙從樹葉裏麵飄落了下來,傅文山左手快如閃電的伸出,精準的夾住了紙片。
“我上山了,勿念。”
看著這一行用炭筆寫成的字,傅文山搖頭一歎,這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了,他隻好把紙片收在了懷中,轉身回家,等傅寧回來再收拾他。
煙籠山連綿數百裏,別說是一個人,就算是一個集團軍丟進起來,想要找到人影都很難。
已經十七歲的傅寧,因為常年在山裏跌爬滾打,看起來倒像是二十歲的少年,差不多與傅文山一樣的身高,如果不是知道傅寧的真是的年齡,恐怕沒有人相信傅寧才十七歲。
傅寧亦如往常一般上山尋老道士,讓老道士為他解惑。
這道觀門外掛著一個牌匾,上麵寫著乾元觀三個字。
乾元觀裏麵隻有一個耄耋之年的老道,除了之外,沒有其他道士,小時候,傅寧在山中玩耍,遇上了老道,一來二去,兩人就結下了師徒之緣。
“咦,奇怪,師父呢?”
傅寧推開了道觀的大門,又在道觀裏麵前前後後找了一遍,卻也沒有發現老道士的蹤影,按照常理而言,此時老道士應該正在打坐煉氣。
既然老道士不在,傅寧索性也就坐在了三清大殿前的香龕上看書,這種事也隻有老道士不在的時候,他才敢坐下去,要是讓老道士知道了,肯定饒不了他。
“無聊。”看了半響,傅寧把手中的古籍丟在了一旁,直接躺在了元始天尊的腳下,雙眼望著上空。
忽然,一個奇怪的東西引起了傅寧的注意力。
在元始天尊的下顎處居然有一塊橢圓形的物體,傅寧頓時就好奇起來了,誰沒事讓這泥像上麵貼塊盤子幹嘛?而且還是那麼隱秘。
如果不是傅寧剛好躺在泥像的腳下,估計也看不到這個圓形的盤子。
傅寧一個鯉魚打挺站了起來,然後運氣輕身,身如鴻雁,雙腳在泥像上飛快的點著,身子迅速的上升,然後一個翻身直接坐在了泥像的肩膀上,伸手一探,便抓住了那橢圓形的物體,用力拔了出來。
傅寧隻感覺入手一沉,如果不是雙手捧住,估計會就掉下去了。
雖然隻有拳頭大小,卻是有二三十斤重,這不由令人嘖嘖稱奇。
傅寧仔細打量了一下手中的東西,這是一塊很古樸的龜殼,上麵的字全都是甲骨文。
經過好一番的辨別之後,傅寧終於認出了上麵的字。
“天道無常,生死有命。”
傅寧不由自主的念了出來,語音一落,手中的龜殼忽然爆發出一陣強烈的光芒,嚇得傅寧連忙鬆手,擋在了眼前。
那龜殼化為了一道流光直接衝入了傅寧的靈台之中。
而元始天尊泥像此時也轟然倒塌,傅寧感覺腳下一空,頓時摔在了地上,疼得他直咧嘴,好半響之後,塵埃落定,傅寧才從泥塊裏站起來。
看著這已經完全毀了的大殿,傅寧頓時苦著一張臉,早知道就不莽撞了,現在倒好,三清大殿已經被自己毀了,師父回來還不得罵死自己?
傅寧忽然之間身體僵硬了起來,他心中看到了一副詭異的畫麵,一塊烏黑古樸的龜殼靜靜的在他的靈台之中沉浮。
“生死,福禍,姻緣,風水,天機。”
龜殼的背上忽然顯示出了這麼十個字,這一次是繁體字,傅寧能夠一眼就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