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天下大亂,自宰相脫脫被毒死,元朝再無翻身的可能了
什麼白蓮教起義都已經把元中央搞得焦頭爛額了,察罕帖木兒這樣的大軍閥更是催命符
最終,一個人的崛起,更是給了元朝致命一擊,給它打殘後還不罷休,硬是給它打死了
他就是楊箐,後來的後隋高祖
楊箐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曾曾曾曾曾…曾爺爺就是幾百年前的隋文帝——楊堅
雖然出生在富裕的家庭,可是因為元末起義……家裏破產了,隻能給別人打工
眼看著有點好盼頭,楊箐的父親楊鞏被元朝政府誤殺,楊箐安葬父親後,心裏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經過幾年打工生涯,楊箐看清了世間百態
元朝的貪汙,使家裏破產
元朝將領的草菅人命,使父親被誤殺
元朝的腐敗無能,使天下大亂
都是元朝的錯
楊箐心中的種子發芽,他加入叛軍,開始對元朝實行瘋狂報複
元朝奄奄一息,楊箐開始興奮,他有了一個更遠大的誌向——自己建立政權,自己當皇帝
於是他離開了叛軍隊伍,自己發展(作者不會寫如何發展,略過)
1367年,楊箐招攬了很多有才能的將領——朱馳、張賀、王謹遵等
在這些將領的幫助下,楊箐攻入南京,建立政權,國號大隋,史稱後隋
雖然建立了政權,但天下還沒統一,於是楊箐實行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客串)的重要策略
1368年,與陳友諒(也是客串)決戰
解決了這個最大的宿敵後,整個天下已經沒有人能和楊箐成為對手
他成功統一了天下
定都長安,建元天注,是為後隋高祖
楊箐登基後,將長子楊祁隆立為太子
楊箐對楊祁隆要求嚴格,希望他能振興後隋
楊箐因為小時候的痛苦使得他性格冷酷
而楊祁隆卻為人寬厚,與父親的性格截然相反
楊箐對此很不滿意,於是處處為難他
楊祁隆隻能處處小心
楊箐父子的關係先放在一旁,畢竟國家才是主要大事
楊箐在治國方麵可謂——一竅不通
眾所周知,打天下和治天下是不同的工作
楊箐當上皇帝後,對權利的維護達到頂點,對於敢侵犯他權利的人,他隻有一個方法——殺!包括他兒子
楊箐的二兒子叫楊曉峰,他跟他爹一樣,冷酷無情,也對權利有莫名的執著。然後因為觸犯了自己父親的權利……被自己父親殺了
你沒看錯,就是被殺了
他因為自己不是長子,卻想當皇帝,萌生了一個念頭——殺掉自己的父親
當時的宰相宋庭忠極力勸反,於是他便開始磨刀霍霍
然後被自己的弟弟楊馳宇告了
然後被自己父親殺了,因為那個宰相宋庭忠也被牽連,楊箐把目光對準開國功臣
開國功臣中半數以上被殺,剩下的隻能小心謹慎
不過他們也沒謹慎多久,因為楊箐統一天下後五年就駕崩了
後隋高祖——楊箐1334年生人,天注五年(1373)駕崩,活了39歲
他給自己的子孫留下了一個爛攤子,卻造就了一個盛世,可以說功大於過
因為他的兒子楊祁隆,將帶領後隋走向一個小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