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計可行!雖然你的顧慮不無道理,但事情不見得真如你所想的那麼難。”
於是劉安命手工作坊的官奴們進入淮南王宮,開始製作皇帝、丞相、禦史、大將軍、軍吏等各級官員的官印,以及朝廷使臣和法官所戴的官帽。同時還派人假裝得罪了淮南王而逃往長安避罪,乘機混進大將軍府和丞相府,待這邊一造反,那些人就刺殺大將軍衛青和丞相公孫弘。
但是,劉安要發動淮南國的軍隊,必定會遭到朝廷所任命的淮南國相、以及內史、中尉等二千石官員的阻撓,因此,劉安跟伍被密謀,在宮中製造一場假火災,待國相和中尉等二千石來救火時,就趁機把他們全部幹掉。
這個計策尚未施行,又想出了另一個似乎更好的計策:派人穿上求盜(公安幹警,專門逐捕盜賊)的製服,手裏舉著插有鳥羽的緊急軍事文書(羽檄),假裝是從東方趕來的,一路大喊:“南越兵進入淮南國啦!”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地調動淮南國的軍隊了。
劉安要派人去廬江郡、會稽郡偽裝成求盜,然後依計行事。人還未出發,他又心裏搖擺,問伍被:“我舉兵之後,諸侯當然一定有響應我的。不過,萬一沒有人響應怎麼辦?”
伍被說:“那就向南占領衡山國以攻擊廬江郡,奪取尋陽的船隻,守住下雉縣城(在今湖北陽新東南),連結九江,堵住豫章的鄱陽湖口,派弩兵手持強弩,守在江岸邊,以禁止南郡的船隻和人員下來,然後向東收服江都、會稽,向南聯合百越,在江淮之間稱雄,也足以混許多日子。”
劉安大喜:“好!沒有比這更好的計策了!而且,假如事有不成,還可以逃往南越等地!”
劉安這邊一天一個妙計地紙上談兵之時,廷尉那邊已經將案子查到了淮南王太子劉遷身上。武帝馬上派廷尉監(廷尉的屬官)去叫淮南國中尉逮捕劉遷。
廷尉監一到淮南國,劉安馬上知道了,急忙跟劉遷商議,最後定下計策:召國相、內史、中尉等二千石進宮議事,他們一進宮就全部把他們殺掉,然後立即起兵造反!
國相反應遲鈍,進宮了。內史感到情況不大妙,推說已外出了,沒來。中尉則已經得到了廷尉監送來的皇帝要他逮捕劉遷的詔命,當然更不可能進宮,對劉安派來的人說:“臣要接見皇帝派來的使者,不能去見大王了。”
劉安想想,僅把國相一人殺了無濟於事,就放了國相。然後父子倆就在那兒想辦法,各種糾結,各種猶豫,遲遲拿不出個主意來。最後,劉遷覺得除了束手就擒去接受廷尉的審問似乎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劉安也同意。
但是,劉遷想到要接受廷尉的審訊又怕,想自殺,就拿劍抹了脖子。抹脖子很痛,他吃不住痛,所以抹得不深,沒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