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他們瘋狂的學習著,實踐著,效率上提升了一大截,再也不像以前,人人得了點技巧,就不肯和其他人分享,閉門造車。
對於部落來說,這是最好的事,技術分享,然後交流,才能更好的發展下去,不會一天到晚原地踏步,抱著幾本教科書,天天從上麵找方法。
要知道教科書僅僅是教科書,隻教理論,不教實踐。
他們是不知道這一點的,可王揚卻是心知肚明,上輩子讀了那麼多年的書,能用在生活上的知識少之又少,他一度懷疑讀這些破書有個啥用。
後來才想明白,這根本就不是讓一般人去學來用的,而是標準的精英教育,大浪淘沙,把人才選出來,著重培養,然後發展。
這玩意兒是曆史規律,從以前的科舉,到現在的教育,哪個國家都是這樣,隻不過在細節上不同罷了。
王揚不打算點石成金,那難度堪比穿越,雖然他穿了,不代表別人也能穿,所以他也用大浪淘沙,把精英都選出來。
其實點石成金的教育不是沒有,古代那些個名門望族,就是設立私學,輔導族中子弟,不理外人,甚至透露考試方法和考題,死都要讓自己的族中子弟考上秀才舉人進士。
從而達到壟斷仕途的目的,不管你是笨蛋,還是腦殘,先把官當上,至於你以後能造福百姓,變成金子,還是禍國殃民,就是頑石,通通不理。
正是因為這種該死的壟斷仕途,才加速了許多王朝的滅亡,管得好的,王朝就長,管得不好,王朝就短。
所以說,趕鴨子上架般的點石成金,絕對不可取。
本來他是沒考慮到這一點的,隻是推廣文化教育而已,幾年後從部落出來,發現眾人不肯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其他人,從中領悟了出來。
“如此閉門造車,豈能進步!”
他讓這批殘疾人士以此獲得尊重,不過是順手為之,重點是將這些書上沒有記載的經驗分享推廣,促進發展。
沒有這批人,也會有其他人代替。
身為部落之首,考慮問題自然不會是簡單的在意幾十人的感受,重點還是維持部落安定和諧的前提下,首重發展。
所以很自然的,王揚又開始了新一輪的道德品質傳播。
他在每一本書後麵都寫上這麼一句話:“分享工作經驗,共同繁榮昌盛,建設和諧社會,攜手邁入小康。”
打死王揚都不會承認他這是抄襲某某宣傳口號!恩,他絕對不是抄的!
眾人都在書本上看到了這行話,又看到了那些殘疾人士的署名。
想著那些自己曾經瞧不起的“廢物”,居然有著如此強的能力,他們很羞愧。
想著那些自己曾經看不上的“無恥小人”,居然有著把自己的本事分享出來、隻為部落繁榮的高尚品德,他們很羞愧。
沒想到,自己以為很高尚,居然還有更高尚,自己以為很牛逼,居然還有更牛逼,他們不禁羞得死去,看待那群人的眼裏頓時充滿了敬佩。
再也沒有了任何的鄙視和嘲諷。
這情況建立在他們學習成績出眾的基礎上,頓時牢固得如同城牆,徹底轉變。
那群殘疾人被突然的幸福感包圍,眼淚流得嘩嘩的,再一打聽,原來眾人如此尊敬他們,是因為他們的署名。
恍然明白,這是王揚的意思,於是空閑時就在王揚門前抹眼淚,表達自己的感激。
王揚卻是怒氣衝衝。
“吖的!天天鬼哭狼嚎,知道的明白是你們感激我,不知道的還以為老子掛了!”
當然,王揚之所以這麼怒,是因為外邊總是哭來哭去,他無法和小紅好好溫存一番,到時候被他們一哭,一時沒守住,弄得夫綱不振,那臉就丟大了。
又過半個月,到了張二和那幾個人考試的日子。
眾人新一輪的討論,把此事推上了高峰,看來打臉這種事,還真是大小通吃,老少皆宜,喜聞樂見……
王揚也是興衝衝的搬來太師椅,坐到挖了個大坑的水潭邊,一臉興奮的問著:“人呢?來了沒有?打臉的日子他們怎麼那麼慢?快點出來飆狠話!”
王揚著急,眾人也急啊,好在沒過一會兒,拚了一個月,終於頂著兩個大大黑眼圈的一群“熊貓”出現。
剛一見麵就是髒話狂飆,激情四射!(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回到舊石器時代》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