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遣詞造句(2 / 2)

他主動的接過樹枝,又舉例畫了兩幅圖,這兩幅圖更加能夠說明問題。

他畫的第一幅圖是一個人舉著石頭,但手臂旁沒有箭號,這是一個名詞,人。

然後他又畫了另一幅圖畫,也是一個人舉著石頭,但他的手臂旁卻有一個向上的箭頭,這便是動詞,舉起石頭。

指了指這兩個詞語,他問眾人:“你們看,它們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呃……”眾人一陣無語,這不明擺著的嗎,他們都有共同的動作,也是共同的人,唯一不同的,一個多了個箭頭,一個少了個箭頭。

但是,王揚應該不會問這麼簡單的東西吧?

“它們……有個箭頭?”眾人十分不確定的回答。

“沒錯!”王揚重重點頭,他們就是有一個箭頭,但不僅僅是這樣。

他將箭頭抹掉,就成了一個人,也就成了名詞,而加了個箭頭,就成了動詞。

他再問眾人:“這下看明白了吧?”

眾人若有所思的表示:“是不是說,可以把它們結合在一起用?”

“正是如此!”王揚大點其頭,他要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

“寫動詞,不需要再特意單獨的寫一個,可以將動詞加在名詞上,用箭頭表示就好,這樣就不會重複了。”王揚露出微笑。

眾人這會兒都明白了,開始試探性的構成語句。

他們畫了一張嘴,又畫了一個水果,給水果塗上顏色,然後畫了一個箭頭,一句話的完整意思便被表達了出來。

吃一個綠色的水果。

這便是造句,有名詞形容詞動詞,其中“一個”是數詞,沒必要單獨提取出來,也包含在了這句話中。

王揚微笑點頭:“不錯,悟性很好,將比賽的內容再次改一改,改成遣詞造句,由你們來傳達這件事。”

眾人一聽,頓時笑了起來,心想著又可以贏一次了。

李四疑惑表示:“可動詞還沒考完啊。”

“沒考完可以留到以後再考嘛,人要變通。”王揚指著腦袋轉了轉,表達自己的意思。

李四愣了愣,也不知道有沒有明白。

……

夜晚時分,眾人在聽著張三的宣布以後,一片嘩然。

“又改了內容啊!”

“不考泥板上的畫了嗎?”

“是不是又多了什麼新的圖畫啊?”

對於象形文字,他們還是當成圖畫。

張三搖搖頭,表示不是出了新詞,而是出了新的東西,他將要考的內容與其他東西都說了一下,眾人瞪大了眼睛,感覺陣陣的不可思議。

沒過多久,比賽就正式的開始了,劉三他們已經知道怎麼畫,所以下手極快,拿到這個第一,可以說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他們的想像力在眾人看來無比的吃驚,描述一件事情,竟然將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的各種特征,都糅合到了一起,紛紛投去崇拜的目光。

他們也是得意的笑著,出了最後一次風頭。

眾人很快就將這些東西吸收,之後的十幾天裏,他們學得很快,每天都在造句交流,之前的阻隔完全消失。

如今交流起來,表達得比以前更迅速,更準確,他們根本就沒有注意到,現在的他們已經有了發呆的時間。

為啥?因為表達得太快了,那點東西沒幾分鍾就說個幹淨,再也說不出別的什麼。

王揚不時走過他們的身邊,看著眾人的交流,將他們對文字的掌握能力做出評估。

他在等待時機,有了文字,文化的傳播不再是問題,但這需要一個時機,必須讓他們完全掌握,才可以將文化沒有誤差的傳播。

磨刀不費砍柴工就是這麼個道理。

……

這一天,麥地那邊傳來了消息,采集銅礦的隊伍回來了,這一次他們花費的時間比第一次多出整整半個月,相當之久。

帶回來的銅綠依然豐富,他們回來後彙報了自己的工作情況,然後由運送隊帶到森林,彙報給王揚聽。

“他們開采的辦法不好,硬砸太廢力氣,效果也太差,就是那麼十幾袋的銅綠,卻花了半個月,效率太低啊。”王揚淡淡笑道。

運送隊的人沒有這方麵的經驗,沒有發表意見,但他們明白,王揚會這麼說,肯定有辦法解決,於是比劃著問道:“你有辦法嗎?”

“當然……”王揚腦中靈光一閃,忽然詭異一笑:“沒有。”(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回到舊石器時代》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