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看上去沒多少,總是四五個,可處理完之後,總會冒出新的問題,這就是無言的地方所在了。
現在要做什麼呢?擺在眼前的,就是新加入的幾人,王揚向小紅了解了一下他們相遇的過程,基本上沒什麼奇特的地方。
他們帶在身上的東西,也沒什麼奇特,這讓王揚產生一種錯覺,這幾人不會對自己的部落提供特別的幫助。
其實這不算什麼錯覺,而是事實。
當第一次遇到其他人類的時候,自己啥都沒有,無論對方擁有什麼,經曆過什麼,都肯定對自己有幫助。
現在自己有的東西越來越多,相對應的,又遇到其他的人類,所能提供的幫助就會越來越少,大部分都會重複。
這一點是遲早的問題,畢竟這年代有價值的東西,在原始人類的眼中很少,他們能用到的東西,基本上都被王揚掌握。
發展到了這一步,尋找其他人類的更大意義,便是補充勞動力了。
而似乎是為了印證王揚的猜測,在一個月後幾人畫自己的過去時,確實沒有任何特別的經曆,幫不上王揚什麼忙。
不過往好處看,那就是勞動力的補充非常快。
能被眾人找到的人類,至少都是少年和壯年,很少有嬰兒和老年人。
許多原始人類在成年之前的死亡率極高,野獸的縱橫是一方麵,食物的短缺是另一方麵。
最重要的一方麵便是漫長的哺育期,即便這年代的猿人發育比現代人早上不少。依然有著先天的短板,許多孩子相當難適應靈動多變的自然環境。
老年人的死亡率同樣居高不下。一旦過了最年輕力勝,最精力充沛的壯年時期。被野獸捕殺掉基本上是遲早的事。
這也是為什麼原始人類的平均壽命極低的原因。
但加入部落以後,他們便不用擔心這些,即便過了壯年時期,依然有著很強的勞動力。
持久的勞動力,是一個部落興盛的象征。
王揚剛重生那會兒,部落根本沒發展起來,勞動力始終保持在二三十,增長緩慢。
如今他能夠感覺到,部落的發展速度開始突飛猛進。上升勢頭非常猛烈。
小紅問他,是不是還要出去找人?每找到幾個人,他們可以勞動幾十年,直到死亡,比生孩子獲得的勞動力快多了,畢竟孩子剛出生還得養個幾年。
王揚搖搖頭,不用去找了,附近的幾個方向都找過了,一時間其他人不會靠得這麼近。除非帶上更多的糧食,出走幾個月。
可幾個月的時間太長了,還不如在這裏老實待著,該幹啥幹啥。
小紅無言。問,該幹啥到底是幹啥啊?
王揚瞪了她一眼,覺得閑著沒事兒幹?開辟麥地會不會?加工木炭會不會?開辟果園會不會?編織繩子會不會?
那些東西嫌少不嫌多。你吖就知道玩兒!要不是自個兒沒空,我都打算開設學堂了。
開設學堂的話。自然是王揚心裏的牢騷,沒有說出來。說出來也沒人懂。
但他卻是實實在在的想過這件事。
現在的眾人,對圖畫已經有了很強的理解能力,可以說,許多東西都能通過圖畫表達出來,一幅畫不夠,那就兩幅畫,兩幅畫還不夠,那就三幅、四幅、五幅畫。
他們已經有了圖畫的連貫性,可以幾種圖畫表達一件完整的事。
這是最初的邏輯表達能力,具備了這點,就可以嚐試傳播文字。
當然了,現代的文字是不可能這麼早傳播的,比如說漢字啊,英文啊,你就算出個十幾套教材也不頂用。
得創造他們看得懂的文字。
古人給出了答案,象形文字。
這絕對是一個工程量極大的重要方麵,一百個人,可以畫出一百個不一樣的牛,得統一,得推廣,得讓眾人接受。
而且還得分類動詞,名詞,狀態、語氣。光是想想,就很頭疼。
這等於讓王揚自建一套文字係統,不花點兒時間根本下不來。
所以這個想法他也是有心無力,等以後閑下來再去做,至於現在,他還是老老實實的發展吧,等生活很規律了,再推廣這些東西。
他看了眼小紅,小紅的性格屬於多動症,非常的野,不肯老實的做某些枯燥的事,她還是更喜歡捕獵什麼的。
反正要她天天呆在一個地方,重複的看著相同的景色,幹同一件事,幾乎不可能。
王揚得安排她去做某些事。
驅趕者湊了過來,向王揚彙報草原牧場的情況。
他在前一段時間回來了,將運送食物給那兩人的事情交給其他人辦理,而他半個月過去一次,看看情況。
他在地上畫圖,圖中的兩人輕鬆愜意的穿梭在野牛群中,眾牛隻是悶頭吃頭,看都不看他們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