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窯!(1 / 2)

沒錯,王揚的想法就是往下挖出個窯來,暴力而直接。

相對於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的點子,他隻傾向於最直接,最簡單的。

就像當年一樣,捏陶瓷?木碗就夠用了。

蓋房子?我有山洞。

想煮排骨燙?喝那玩意兒幹啥,快吃烤肉去!

他一直力求什麼事都最簡單,吃住行能多省事兒就多省事兒,從來就不打算弄複雜的東西。

盡管他弄出來的東西已經十分複雜,但那有啥辦法,還不是被逼的,他也不想啊。

如果沒有冰期的蔓延,估計他可能會一直不發展,反正有吃有喝有得住。

現在的他與那時又有了不一樣,現在他想發展了,最好大力發展,俗話說未雨綢繆,先把能發展的都發展了,老天爺要是再來什麼奇招,接著便是。

不過,也不能說那時候他不發展,他把重心放在開發眾人的腦子上,等腦子好使了,接受起知識後,發展更快。

這一點成效頗高,雖然沒有立刻讓眾人的思維敏捷到現代人的地步,但同樣是有了質一般的飛躍,接受新鮮事物和在配合與交流上有著相當大的提升。

如果說把這個層次化成修行的體係,怎麼說也是個小成的境界。

而現在眾人的思維提升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瓶頸,他們有了交流,開始思考,又學習了舉一反三,還會憑空想像,抽象邏輯方麵確實很不錯了。

若要繼續提升。該從哪方麵下手?王揚不知道。

一路行來也沒見他做出什麼特別的方法,這一點他很苦惱。時常回憶著老師們是怎麼開發自己的大腦的,然後猛然發現。除了一大堆公式和英語語法外,啥都沒開發出來。

他不管了,也管不了那麼多,索性有什麼就發展什麼,沒有什麼,就去瘋狂的發現什麼,不管眾人懂不懂,先弄出來再說。

就比如現在的燒磚,他們根本看不懂自己把那些磚打碎。丟進水中,又拿出來曬幹是在幹什麼,自己和他們解釋了是在測試。

他們便問測試什麼?

自己解釋測試磚塊好不好用。

他們便問什麼是好用什麼是不好用。

自己解釋得越多,他們便問的越多,最後發現,這些都是很沒有意義的問答,因為他們根本不理解為什麼磚塊在不一樣的溫度下,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這一點根本不關乎知識的普及,就像那次問火一樣。自己若和他們說是等離子體還有一些其他東西的混合,估計他們還會繼續問下去。

難不成事事都要弄明白?他們不關注運用,而是關注到底是個什麼。

這就會造成另一種溝通的障礙,分不清什麼是主要。什麼是次要。

這是一種很奇妙的精神狀態,是一個新世界忽然衝入眼簾,迫切的想看清一切。反而越看越模糊的情況。

王揚是個正常人,沒經曆過這種腦袋的開發。曆史上不知有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場景,或許他們的情況不一樣。他們相當於是被王揚強製開發出來的。

腦子的運作和潛力突然被挖掘,可能會造成某些混亂,要是在現代,這時候就該掏出手機,打給精神病院的醫生,谘詢吃藥良方。

他看過一篇報道,說的是有些本來很普通的小孩,突然一邊腦袋遭到重擊,喪失了某些功能,另一邊腦袋便會以另外一種方式開發出新的功能來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