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下了樹,背上木桶,開始追蹤小動物的蹤跡。
追蹤蹤跡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最簡單的,地麵上出現一個腳印,你得判斷出最有可能是誰的。
這就需要經過係統的學習,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是經驗,沒有什麼能比經驗更重要。
王揚沒有學過,不過和大人們也呆了這麼久,好歹有點判斷。
但是眼下的情況就不樂觀了,白雪覆蓋了一切痕跡。
猿人在這方麵的劣勢很明顯,嗅覺和聽覺不夠發達,而且又沒有其他的功能,比如蛇的熱能感應,蝙蝠的超聲波裝置。
隻能花費更多的時間找,這種低效率的辦法實屬無奈。
王揚不著急,耐心的尋找著。
他依照過往的經驗,主要觀察地上有沒有掉落的果子。
如果沒有的話,說明被小動物們吃掉了,或者藏了起來。
越沒果子的地方,就越有小動物居住的可能,食物總是先吃離家近的,兔子不吃窩邊草的原理並不適用於大多數動物。
當然,也有許多動物會隨著食物而遷移。
王揚做了兩手的準備,打算把一個木桶埋在沒食物的區域,然後把另一個木桶埋在有食物的區域裏。
他來到了果樹“一”的右邊,這個區域是狗熊的地盤,基本上沒怎麼認真的探索過,也不知道食物豐富不豐富。
他不怕大狗熊出現,到處都是白色的地,它很容易被發現,有足夠的時間逃跑。
這時,天空終於不下雪了,舒服了很多。
王揚走啊走,發現前方有一棵鬆樹,地上還有兩個沒被埋起的鬆果。
“這裏應該算有食物的地方了。”
他跑到樹下,在雪地上布置好了陷阱,再把其中一個鬆果和一個水果放進木桶中。
另一個鬆果就放在木桶外麵,好讓小動物們看到。
弄好之後,他看了看四周的樹木,心裏忽然起了點猶豫。
許多小動物喜歡藏在樹洞中,或者在樹下挖洞居住,或者在某些隱蔽的地方藏起來。
如果自己現在在附近挖一挖,找一找,說不定就能找到些小動物。
但也可能沒找到它們,反而驚動了它們,影響了陷阱。
考慮再三,他還是決定不去尋找它們,如果它們就在附近,遲早會中招,不需要自己找。
如果它們不在,自己找也是白找。
轉過身子,他快速離開。
他來到了果樹“一”的左邊,這塊區域的食物豐富不用多說,蛇很多,被蛇吃的很多,吃蛇的也很多。
除了水果,這裏啥都多。
王揚布置了一個,然後離開,往前方走去。
他來到那片果林附近,到處找小動物的痕跡。
或者說,他在找那群果子狸的痕跡。
他在大樹旁邊找了個位置,便開始往下挖,挖了三四十厘米,發現沒有一點動靜,於是又找了個地方開挖。
挖了十幾處都沒什麼收獲,不過他又發現了一種能吃的植物。
這類植物就是那次見的外表光滑,樹幹裏有汁的樹,其樹根會結出一個蘋果大小的果實。
那果子是白色的,皮很粗糙,剝開後,是白色的果肉,類似白蘿卜。
咬上一口,沙沙的像吃西瓜,沒什麼味道,吞下去後,嘴巴會殘留點澀澀的感覺,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