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一般,故事精彩!
時間倒轉七十多年,正是抗日戰爭時期。在南方一個名叫盤龍的古鎮裏,流傳開來兩首詩,說是這詩文裏隱藏著一個驚天的秘密。
這個秘密說出來有點俗不可耐。南方人信,北方人不信;男人信、女人不信;城裏人信、鄉下人也信;富人信、窮人更信;老人信、年輕人半信半疑。
話說有這麼一支戲班,在北方起家,專選古城古鎮演出。一路跨河過江,走北鬧南,演到南方盤龍鎮就不再漂遊四海,開始購土置宅建商鋪,安營紮寨了。
傳說這支戲班,與別的戲班有兩樣不同,一是,別的戲班都是晚上唱戲,而他們是白天搭台唱戲,晚上飛簷走壁,打家劫舍,當然是專劫官家富戶;二是,別的戲班文武戲雜演,他們隻演武戲,文戲不唱。
十幾年功夫,他們日當戲子、夜做飛賊,唱來劫回的錢財,多得數不勝數,一時富可敵國。
民間傳聞,他們是桃花黨。
在封閉的古鎮,可與當時的國民黨、共黨齊名,甚至還要響亮少許。
那個時候,軍閥混戰、多黨份爭。要是你有武——武功蓋世,有財——財大氣粗,有人——人才輩出。就可以拉起一杆旗,打出一個號,創建一個黨,也很正常。
傳聞桃花黨黨首名號叫方漢龍。手下有四員名震南北的大將:方金、方木、方水、方火,個個力大無窮、飛簷走壁、身懷絕技、能文能武。也是戲班子四個台柱。四兄弟並非方漢龍所生,皆是方漢龍四海為家時,在各處收養的孤兒棄子,從小教他們識文、習武、學戲。
四個結拜兄弟情同手足、義簿雲天。有時他們疑惑,師傅方漢龍為什麼不再收養一個徒兒,取名方土,湊齊“金木水火土”?
方師傅很嚴肅的說:“阿土是我第一個收的徒兒。”但師傅從來都沒有告訴他們阿土是誰。隻是說以後他們會相見相認。
回頭再來說說那兩首流傳民間的詩文。
這兩首詩至今被當地政府定為一級機密,封存在市檔案館。但可笑的是,整個城市連小學生都知道詩的全文:
一首:“金秋不聞桃李香,木筏渡河花起浪,水落石出島無影,火燒連城北門殃。”
另一首:花落一春蝶飛遊,菊開九月愁緒求,人生世上苦苦尋,不覺入水也逍遙。”
這兩首八句詩文是兩個不同版本的傳聞,都說是當年分別藏於金、木、水、火四兄弟之身,師傅方漢龍交待,他們一定要找到老五阿土,把四句詩文交於老五,老五才可破解其中奧秘。這個奧秘其實就是告訴阿土,桃花黨的巨額財寶藏匿在哪裏。
但是誰是桃花黨的老五阿土?阿土當年是否破譯了詩文秘密?桃花黨到底斂集了多少金銀財寶?寶藏現在藏在什麼地方?當地史誌和民間野史都無從考究。
傳聞當年有四股力量一齊聚集盤龍鎮,秘密查找這筆巨額財寶。這四股力量分別是:國民黨、共黨、日本侵略軍及當年山上的土匪。
這個盤龍古鎮位於長江以南,地勢十分特別。它西麵靠山、東北兩麵環水、隻有南麵有一個狹長的進出口通道。
具體說,北麵是天險長江,東麵是與江水相通、宛如一條長長盤龍的龍湖,西麵是盤龍山。因為這個古鎮就建在山前湖邊之間的一個狹長地帶,顧名“盤龍鎮”,同時也喻意:本地盤龍臥虎、高人奇士輩出。
此鎮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因此是當年各方虎龍勢力必爭要地。從風水學上來講,更是人神共處的聖殿!
經過一百年歲月洗禮,盤龍鎮早已不再是一個人口隻有五六萬餘人的小鎮,而是發展成為一座市區人口達五十多萬的中等城市。現在城市名也不叫盤龍。因盤龍古鎮前有湖,後有山,地勢狹窄,無法建城立市。解放後政府在湖上架起了一座大橋,把主城區建在湖對麵東邊開闊地帶,取名為龍湖市。盤龍隻是區劃保留為龍湖市下轄一個鎮,基本上還是保持原來的風貌。與雲南麗江、湖南鳳凰、山西平遙、江蘇烏鎮並稱中國五大古鎮。
龍湖市有家科技公司,名為“東晟科技”。位於老城區盤龍鎮內。老板曹清遠,台北人,是海歸博士。主營電腦軟件和電腦遊戲開發。其實這隻是公司事業一部和事業二部的主攻業務。還有一個神秘的事業三部,由曹總親自兼任事業部總監。辦公地點就在東晟科技大樓後二十多米處,靠山邊一處僻靜老宅子裏,門口也不掛牌,有專職保安24小時輪班值勤。好象是在研發一款神秘電子微芯片。一部二部人員可以相互走動串崗,唯獨事業三部,非本部人員決不能入內半步。
我,名叫江天,剛從大學畢業還不到兩年,是東晟公司一名程序編程小職員,一直在前樓上班。
一個多月前,曹總叫秘書把我請到他辦公室,清退了左右,關了門,問我願不願意調到事業三部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