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帶著大伯楊連成家一起致富的想法,楊天時刻在尋找賺錢的機會。
功夫不負有心人,大年初六他便找到了。
次日一早,他騎著自行車一路吹著口哨,去了楊連成家。
王桂英正在擀麵皮,楊國喜在包餃子,一個個大餃子就像小老鼠,楊天並不覺得稀奇,正月初七捏老鼠嘴,家家都是這樣。
王桂英見楊天來家裏,有些奇怪,“天,恁家親戚走完了嗎?”
“沒有,大舅姥爺家還沒去,俺大姑奶和三姑奶也沒來。”
楊國喜看了他一眼,“你小子是不是不想走親戚,偷跑出來了?說實話,這些老親戚我也不想去,可我爹現在每年都派我去。真煩人,壓歲錢也沒人給!”
王桂英瞪了他一眼,“沒出息,你都多大了,還想著壓歲錢?”
楊天笑笑,“國喜哥,你是想啥來啥,我今天來就是告訴你,現在有一個賺錢的事。”
楊國喜扔下餃子皮,拍了拍手上的麵粉,“真的?啥事?”
王桂英更是喜出望外,楊天這孩子就是說話算數,她沒有看走眼。
老大和老二娶媳婦不但掏空了家底,還欠了一屁股債,國喜已經16了,村裏沒一個上門說媒的,原因就是嫌她家窮。
她和楊連成天天愁得睡不好覺,這下好了,一大早,楊天這個小財神就大駕光臨。
王桂英心裏高興,眉眼一彎,笑成了一朵老菊花,“我說一大早我的左眼皮為啥一直跳,原來是你給國喜送財來了。
快,國喜,別包餃子了,你倆坐堂屋說去。”
“大媽,不用,我就站這和我國喜說說就行。”
“中中,你們在哪說都行。”
王桂英說著也停下了手中的活,看楊天說的到底是什麼賺錢門路。
楊天說:“過幾天就是元宵節,我想和國喜哥一起去縣裏批發一些燈籠,賣燈籠。”
楊國喜一聽,哼笑一聲,“賣燈籠?我還以為是啥稀罕賺錢門路呢!”楊國喜說著拿起一個餃子皮,往上麵放了一坨餡兒,繼續道,
“楊天,你不是不知道,咱村家家都有燈籠,隻要舊燈籠架子不壞,用紙一糊,去年用了今年用,大孩子用了,小孩子用,誰會買新燈籠?
我看這事還是算了!”
王桂英也一臉失望,“我覺得也不會有人買,不說遠的,就說咱們家吧,你小時候挑的那個大鵝燈籠,還是你大哥國勝小時候你爺給做的,每年正月十四、十五挑兩天,你爺就趕緊收起來了。
你國勝哥不挑了,你二哥國強挑,你國強哥不挑了,你國喜哥又挑,然後你接著挑,這不去年正月十五,我還見楊林挑,燈籠用不壞,沒人花錢買。”
楊天信心滿滿,“大媽、國喜哥,你們說的這種情況我都知道,但我敢打賭,今年肯定會有很多人給孩子買!”
楊國喜笑笑,“打賭?你可拉倒吧,我可沒錢陪你打賭!”
“國喜哥,你放心,我保證讓你穩賺不賠!”
楊國喜不解,盯著楊天,“你咋這麼肯定?”
楊天清了一下喉嚨,“我發現包產到戶這兩年,人們不是一般的忙,即使是冬天,也不怎麼閑著,根本想不起來捯飭那舊燈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