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結論

3.1 調查發現

(1) 2018 年 5 月 14 日 07:07:05,B-6419 號機在 B213 航路 MIKOS 西側約 2.2NM 處,巡航高度 9800m,駕駛艙右風擋玻 璃出現放射網狀裂紋。

(2) 07:07:45,飛機右風擋爆裂脫落,座艙失壓,駕駛艙 120VU 麵板上有 17 個 C/B 跳出,飛機多個係統出現故障。

(3) 風擋爆裂時,責任機長和副駕駛均係著安全帶,未係肩 帶。副駕駛身體瞬間被強大的外泄氣流帶離座位,後自行回到 座位。

(4) 07:41:05,飛機在成都雙流機場 02R 跑道安全落地。機 上 128 人除副駕駛輕微傷、1 名乘務員輕傷外,其他人員安全。

(5) 因部分減速裝置失效、飛機超重著陸、自動刹車和防滯 功能失效,落地後 3、4 號主輪易熔塞熔化,輪胎泄壓。

(6) 責任機長和第二機長均為川航授權具備高高原運行資 質的單飛責任機長,機組派遣和搭配符合規章要求。保障該航 班的空管、維修、乘務人員資質符合規章要求。

(7) 事發期間天氣適航,航路飛行高度層 10000m 無重要天 氣,無鳥擊、FOD 報告。

(8) 根據維修記錄以及機組訪談,右風擋無外來物損傷。

(9) 事發前右風擋無故障信息,該風擋為原裝機風擋,無離位維修情況。

(10) 川航針對 B-6419 號機的維修方案符合空客適航文件要求。相關維修工程管理、航線維修、定檢維修、特檢維修記錄 未見異常,事發前飛機適航。

(11) 現場檢查發現 B-6419 號機左風擋氣象封嚴損傷超過 AMM 限製、Z-Bar 暴露,右下角的封嚴矽膠有破損。

(12) 18 部機載計算機送修後均未發現故障,其中 WHC2 存 有一條探測到的故障信息“561000 R WINDSHIELD”。

(13) B-6419號機的DAR每4秒記錄一次座艙壓差,07:07:45 無座艙壓差記錄,07:07:46 的座艙壓差未真實反映駕駛艙失壓 狀態。

(14) 右風擋接線盒留存有內層玻璃碎屑,碎屑呈放射的細 網狀分布,局部位置的碎裂起點為基座外的導線過線處(風擋 拐角位置)。電插頭殘存的加熱和傳感器導線端頭位置有燒損 情況。

(15) A 線所呈現的多孔狀微觀形貌符合潮濕環境下導線電 弧放電特征,表明右風擋左下部拐角處發生過潮濕環境的電弧。

(16) 右風擋接線盒內部發現有明顯水漬痕跡,C 釘接線端 有大量腐蝕產物,表明接線盒內部有水汽侵入,腐蝕產物應為 長時間浸泡後形成。

(17) 該型風擋生產中,在兩層結構玻璃使用鋁膠帶包邊, 包邊內存在空腔,在外部的氣象封嚴和氣密封嚴發生破損後, 為水汽侵入,聚集和流動提供了條件。

(18) 試驗表明,該型風擋氣密封嚴矽膠有一定的耐候性; 檢查開裂的封嚴矽膠,發現封嚴矽膠與玻璃層的貼合麵存在龜 裂紋,裂紋有內層向外側擴展;在 70°C 條件下經去離子水浸 泡後,封嚴矽膠體積和重量增加,拉伸性能下降。

(19) 同型風擋(SN:7014)接線盒內的加溫導線與 Z 型板間 絕緣性測試未通過;接線盒內部存在水漬痕跡,C 釘處於水漬 區域,C 線在接線端連接處腐蝕斷裂。與事件風擋(SN:11394) 插頭現象相似。

(20) SGS 對返修的 A320 係列風擋進行了檢查,被檢查的 298 塊風擋中有 31 塊存在水汽侵入接線盒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