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中藥製劑學+中藥化學(1 / 1)

中藥藥劑學

①中藥藥劑學:是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中藥藥劑的配製理論、生產技術、質量控製與合理應用等內容的綜合性應用技術學科。

#②藥物:凡用於預防、治療和診斷疾病的物質稱為藥物,包括原料藥與藥品。

#③藥品:一般是指原料藥經過加工製成具有一 定劑型,可直接應用的成品。

#④劑型:適合於預防、治療和診斷疾病需要的不同給藥形式,稱藥物劑型( dosage forms),簡稱劑型。

#⑤藥物劑型的重要性:

1改變藥物的作用性質:硫酸鎂,口服瀉下,5%靜脈注射可鎮靜解痊。

2改變藥物的作用速度:如注射與吸入劑、口服、緩釋、控釋。

3降低(或消除)藥物的毒副作用:如退熱藥吲哚美辛口服可引起胃潰瘍,當做成栓劑,可避免。緩釋與控釋。

4產生靶向作用:如脂質體對肝髒及脾髒的靶向性。

5可影響療效:同一藥物不同的劑型生物利用度不同。如普通片崩解時限為15分鍾,分散片崩解時限為3分鍾。

6影響中藥製劑的穩定性:同樣藥物固體製劑比液體製劑穩定。

⑥製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藥品標準等將藥物加工製成具有一定規格,可直接用於臨床的的藥物製品,稱為製劑。

⑦調劑:按照醫師處方專為某一患者配製,注明用法用量的藥劑調劑操作稱為調劑。

#⑧劑型選擇的基本原則:

1.根據疾病的特點。

2.根據藥物的性質。

3.根據常規要求選擇劑型。

4.結合生產條件。

——————————————————

中藥化學

一、名詞解釋

①中藥化學:是一門結合中醫中藥基本理論和臨床用藥經驗,主要運用化學理論和方法及其它現代科學理論和技術等研究中藥化學的學科。

#①單體:能用分子式表達,具有一定的理化常數。

#②有效成分:有生物活性且能起到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學成分。

③無效成分:無生物活性,無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學成分。

#④有效部位:在中藥化學中,常將含有一種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組結構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離部分。(不是中藥材的哪一個部位)例子:人參的有效部位是人參總皂苷

⑤指標成分:對藥物療效發揮主要作用的化學成分。

#二、中藥化學在繼承和發揚祖國醫藥學中的作用

(1)在中醫藥現代化研究中的作用:

①闡明中藥的藥效物質基礎,探索中藥防治疾病的原理。

②提供中藥炮製的現代科學依據。

③促進中藥藥性理論研究的深入。

④闡明中藥複方配伍的原理。

(2)在中醫產業化中的作用:

①控製中藥材及中藥製劑的原理。

②改進藥物劑型,提高臨床療效。

③開發新藥,擴大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