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琴兒問道:“妹妹此次下山,可還有其他事要做?”
謝瓊娘搖頭,道:“此次下山,隻為姐姐而來,也是為了卻我凡塵中最後的牽掛。”
蘇琴兒道:“妹妹今後,再不下這凡塵了嗎?”
謝瓊娘點頭。
蘇琴兒沉吟著,心中滿是不舍,又道:“若是今日沒有妹妹你,或許我們這個家就毀了。”
謝瓊娘見她思索模樣,道:“姐姐有話可直說,我們姐妹之間,並不需遮遮掩掩。”
蘇琴兒道:“我隻是覺得,妹妹有這一身本事,若是能幫到其他人,定能救得更多人的命。”
謝瓊娘一怔,莫非這才是仙姑讓她下山的原因。心中恍然,也生出些許慚愧。想來在山中靜修,以為超脫世俗便是得道,竟沒想到,自己也是因受了仙人搭救才得以重生。
“姐姐說的是,真是慚愧,山中修習多年,還不如姐姐大愛。”
蘇琴兒連忙道:“我也是當了這知縣夫人,看到了更多的百姓疾苦。可姐姐能力有限,幫不了太多人。我想,若是妹妹願意出去看一看,定能比姐姐悟得更多。”
謝瓊娘笑道:“妹妹明白了,如果當年我們姐妹能有一處自己的安身之所,也用不著寄人籬下,頗多周折。”
蘇琴兒留她過夜,可謝瓊娘早已與凡人不同,在黑夜中倏忽而去。
唐允臣一直等著蘇琴兒回來,道:“瓊娘走了?”
蘇琴兒點頭,道:“她已是方外之人,不會再安於我們凡人的日子。”
唐允臣擁她入懷,看著一旁熟睡的唐啟元道:“可若是現在有人拿神仙的日子來跟我換,我是斷不答應。”
這,亦是蘇琴兒心中所想,隻盼妹妹可以讓更多人,能享用平靜而幸福的日子。
五年之間,天下各處陸續傳開,有一位仙人,行俠仗義,救人於水火。蘇州城中人盡皆知,那便是雲隘峰上的謝瓊娘,並傳遍大江南北。
雍正亦得知此事,命蘇州知府至雲隘峰修一座仙女祠,供世人前來祈願。
世間眾生,皆是神靈則拜神,佛靈則拜佛。一時間,前來雲隘峰的人絡繹不絕,仙女祠香火非常。
當地城隍廟的香火反倒是少了許多。
又是一年向玉帝進貢之時,麵對玉帝的盛威,城隍苦不堪言,隻好道出實情。玉帝果真龍顏大怒,道:“一個未曾受封的野神,還不速速將她捉拿。”
謝瓊娘並不在意百姓所進香火,隻是盡心為他們操辦心中所願。
突有一日,雲隘峰上空烏雲遮日,接著一隊神兵自天上降落於半空,威聲赫赫道:“野神謝瓊娘,速速上前,隨我們去領罰。”
謝瓊娘從祠像中現身,一時也不知到底犯了何罪。
原本凡人見天兵,皆是虔誠跪拜,可聽聞要捉拿謝瓊娘,眾人雖不知個中緣由,但都是曾受過謝瓊娘的恩惠,紛紛起身抗議。
“謝瓊娘,還不速速上前?”
“為何要抓她,她是好人。”
“不能抓她,不能抓為百姓辦事的好神仙。”
群情激憤。
“若還不上前,別怪我等傷及無辜。”
謝瓊娘不忍傷到無辜百姓,便道:“各位先離開這裏,我定會安然回來。”
說著已飛向半空。
可無一人願意離去,仍在下麵呼喊,不可抓人。
雲隘峰山腰常年積雪,如今又是春節前夕,天寒地凍,積雪更甚。神兵聲勢浩大,加之百姓抗議之聲也甚,竟觸動了雪崩。
轟鳴聲響起,積攢數百年的積雪瞬間爆發,鋪天蓋地的雪球自山腰滾落,眼看便要砸向眾人。
謝瓊娘見狀大感不妙,立刻施展所有術法,抵禦雪崩。
可積攢幾百年的雪勢,亦不可小覷。謝瓊娘嘴角已滲出血,仍隻能勉強支撐。
過了一陣,已有部分雪球自山側滑落,眾人驚恐不已,但仍無一人離去。
謝瓊娘心中甚是感動,自修道以來,從未落淚的她,今日竟生出淚來。她不願見任何一人受傷,故此舍棄肉身,化為紅色屏障,抵住了雪勢。
天地間忽而安靜了下來。
眾人見山腰間滴滴血紅屏障,跪地大哭。前來抓捕的神兵見此,也生出一絲惻隱之心。
就在眾人匍匐於地,嚎啕大哭之時,紅色屏障中生出一朵水仙,若隱若現,輕輕飄至半空,幻化為人形。
神兵知是得道飛升之象,不敢再上前嗬斥,隨其後,回至天庭。
古來成仙,舍身而成者,最為稀少。玉帝雖心中略有不悅,但不可違背天地大道法則,賜封其號,“水仙子”。
自此,在民間傳為佳話,盡皆稱為“水仙奇譚”。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