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末,袁夢出生在一個幸福的農村的小家庭。這個家庭不算富裕,但是也不算貧窮。自從袁夢出生之後。備受家裏長輩喜愛,每次家裏人外出都會帶著他。在袁夢四五歲的時候,爸媽就帶著他外出做生意。有的時候,爸媽挑著擔賣貨,還得必須抱著小袁夢,要不他就會在地上打滾,還經常哭到,“我不要爸爸媽媽了,我要車回家找奶奶,找爺爺”。自從有了小弟袁銘之後,便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七歲的時候,袁夢開始上學,那時的他並沒有什麼夢想,隻知道在家看動漫,玩遊戲,直到他上三年的時候,才開始有了他第一個夢想。
當時袁夢的爸媽還在學校裏教學,他的文化課還算可以。每次看到老師教育學生的時候,袁夢就特別的羨慕,感覺當老師挺好,特別是能看到孩子圍著老師轉悠。當時的教學觀念和現在的完全不同。在當時,每當老師看到學生犯錯或者不完成作業,老師就會對學生連打帶罵的。而袁夢就屬於那種經常被打的學生。
袁夢平時的成績還算可以,但是就是偏科特別的嚴重,數學屬於那種比較上等,語文屬於最下等的那種,並且寫字還特別的差的那種。因此,每次上語文課的時候,袁夢經常被語文老師打,還不敢哭。為了袁夢的語文課,他的父母每天晚上都會給他補課。但是無論怎麼樣,他的語文成績就是不見好。
每次放學回家,袁夢回到家,吃飯完,玩一會,就會被父母強製看書寫字。到了晚上,父母閑著的時候就會教自己做語文題。但是袁夢感覺特別奇怪,都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了好幾遍,就是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也因此被爸媽打罵自己笨。有時在外麵還能聽見袁夢被打的哭叫聲。袁夢每次回到家總是感覺壓力特別的大。
有一天晚上,袁夢的父親袁平拿著袁銘的課本,開始教袁夢做題,便問道:“這個話是什麼意思”。
袁夢便回答:“不知道。”
袁夢的父親袁平又繼續問道:“這個詞語是什麼意思?”
袁夢還是回道:“不知道。”
袁夢的父親袁平接著問道:“再想想,到底什麼意思?”
此時,袁夢的父親袁平被氣的一直抽煙,用手使勁便打在了袁夢的屁股上,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也疼的袁夢哇哇大哭。旁邊的弟弟袁銘看了一眼,便跑到另一個房間找袁夢的母親唐若昀去了。接著袁夢的父親便把這句話的意思解釋給了袁銘聽。
袁夢的父親袁平大吼一聲:“知道了嗎?”
袁夢一邊哭一遍回道:“知道了。”
袁夢的父親袁平繼續說道:“再複述一遍。”
袁夢便把上述的意思重複了一遍。然而,此時的袁夢感覺特別的委屈,明明自己知道什麼意思,卻不敢說,隻能一直默默的記在心裏。也許這就是從小被父母打怕了造成的。因為每次當袁夢回答錯誤的時候,袁夢的父親袁平就會把袁夢打一頓,從而導致了袁夢不敢回答他父親的任何問題。也因此袁夢的內心越來越懼怕自己的父親袁平,內心的陰影也越來越大,總想著自己什麼時候能夠長大。到了第二天早上,袁夢早早起床,就感覺什麼發生似的,一如既往的去上學,和同學繼續打打鬧鬧,這樣的一天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