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北伐恐怕是乘興而來,掃興而歸,那人說道。
是嗎?何以見得?願聽兄之高論。我笑著說道。
嶽飛的軍事水平,我相信還會取得更大的勝利。但是,最關鍵的是他有一個膽小如鼠的上司領導,趙構。
我想之所以北伐先取襄陽六鎮,是因為這個地方的戰略位置太重要了,它是扼守江南的門戶要地,握有襄陽,金兵隨時可以南下,金也絕不會跟趙宋談和。古往今來,要想南下,滅掉長江以南的政權,就三條路可走。西邊,由漢中南下,取四川然後順長江東下。顯然這條路對金人來講,不大現實。它沒那個實力,轉戰千裏。況且川蜀還在朝廷手中,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不是特別費的將領,守住,問題也不大。
東路,則從合肥渡江南下,直取金陵,這裏對北方軍隊有個要求,必須北方南下之軍隊,不懼水戰,因為這一帶水網密布,金人起於草原,顯然不是其所長。
而中路就是先取襄陽六鎮,順勢取荊州站穩腳跟後,席卷東南。而這一路最適宜金軍突進,因為它的優勢就是騎兵作戰,動作迅猛。進取襄陽後,就應該派重兵經營此地,把這裏打造成一個前進基地。它卻放棄,交給偽齊把守,可見金,並沒有雄才大略之人。但是,依金人對宋的輕視,從來都是他金國追著你打,你今天卻敢反擊。不出半月金人定會派大軍再奪襄陽。
我拍掌大笑道,好見識,特別你那三路攻宋路線,非大智慧者是總結不出來的。先生如此大才,真該為國效力。不知先生高姓大名,又何如此學識淵博?
那人自我介紹道,在下複始皇甫,字靖邊。先父乃太原縣令,在金軍南下時,全家被殺,因自己去東京姥姥家才躲過一劫,金破東京,和舅舅一家南逃,途中走散,流落於此,一路之上,看著朝廷軍隊一潰再潰,一敗塗地,真是讓人心寒的很。不是不想報效國家,一是沒有門路,二是對趙構所為不敢苟同。
比如,明明秦檜在金待過很長時間。有重大間諜的嫌疑。趙構卻用其為相。隻可能有一個原因,就是通過秦檜向金傳達搖尾乞憐之意。
可以弄回自己的生母,可獨不想法迎回二聖。我想,他是怕二聖真回來了,誰還鳥他。真是個自私自利又怯懦的廢物。想當年太祖何等英雄人物,中原一片地方就能掃平天下,富比不上南唐,險比不上西蜀,一條棍掃平天下。
如今趙構坐擁江南半壁江山,卻隻知苟和,太祖若知後代如此軟蛋,真不知作何感想。
看來這位仁兄,對趙構意見不小。其實趙構雖不咋地,他兄,爹也好不哪裏去,甚至說更廢。特別徽宗上台後,崇信奸臣,隻顧享樂,不管百姓死活,用的什麼吊玩易,老百姓都知有六賊,敢怒不敢言。
高俅一波皮無賴,就因為會踢球和他玩的投緣就能當太尉,掌握幾十萬軍隊,他懂個吊毛,如此重要位置,卻不讓專業軍人當家,就這混蛋樣,就他娘的該亡。
這兄台雖有些憤世嫉俗,但見解獨到,出個主意,應該不錯,軍中大老粗居多,我就應該多招攬一些有文化的人。
打定主意,拱手說到,聽兄台高論,真是如沐春風,不為國效力真是不應該。九王爺雖然說咋樣,但百姓是無辜的,任其讓金狗殺屠,有誌之士豈能旁觀。
我若足下,當投軍報國,就算殺一個金狗也是爺們一個。而不是看到有一些隻會逃跑的人,自己就心灰意冷。這江山趙家不要,也得是漢家天下,豈可落入蠻夷之手。
顯然,他是被我的話震驚到了,我說告辭,他都沒有來的及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