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告密(1 / 2)

第一百九十四章告密

皮特發現趙崢嶸和二憨子,兩個人從德國大使館裏走了出去,他知道這兩個人和謝爾頓的交情莫逆,他此時雖然不敢冒然去問老謝,這兩個人來做什麼,但是可不代表他不知道,武田弘光也特別關注,趙崢嶸這個中國人。

現在武田弘光正在和德國人做生意,要知道自甲午戰爭以來,日本和中國幾乎是都從德國進口武器,隻不過中國隻是買,而且還是盡量買便宜的,可是日本人就不一樣了,他們在買的同時,還不斷的學習西方國家的先進技術。

然後利用從西方國家那裏學來的,先進技術完成自己的工業革命,通過明治維新讓自己的國家,從一個農業國家向工業國家轉型,在發展了工業的同時,也開始對軍隊實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明治天皇一係列的軍事改革,並且大力扶植日本軍界裏的少壯派,很快以三羽烏為代表的,日本軍國主義集團,就開始嶄露頭角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新興帝國軍界魔鬼幾乎都有,在駐中國關東軍履職的經曆,而且無一例外的都是,侵華戰爭中的狂熱分子。

其實在日本想滅亡中國的野心,已經是由來已久的事情了,這個戰略布局絕不是一時間,頭腦發熱才形成的戰略方針,從甲午海戰以來,就是日本鬼子對中國實施侵略的開始。

其實一開始他們對中國,這個東方巨人還是有所忌憚的,可是當他們看到了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政府對大英帝國的的無能為力,最後隻能是割地賠款,簽署喪權辱國的一係列不平等條約時,就已經饞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這就像隻當年董卓說的那句話一樣,漢家天下人人做的,為何他做的我就做不得,抱著這種想法,日本就開始全國動員,上下同欲,節衣縮食購買軍艦打造國防。

這期間甚至是日本天皇主動帶頭,削減用度倡導捐款購置軍艦,最後才有了中日甲午戰爭的勝利。

想當年在黃海海域的大東溝上空的硝煙彌漫,日本海軍勵精圖治臥薪嚐膽,而清政府卻挪用北洋水師的軍餉,去為老佛爺慈禧去過生日,修了一個萬園之園圓明園。

園子修的是富麗堂皇宛如雲宮仙境,可是到了最後也是難逃,被八國聯軍洗劫一空付之一炬的命運,假如當初清政府要是撥下銀兩,壯大北洋海軍,倒也不至於中國海軍敗給日本。

其實中國自古以來就不缺能征善戰,忠心為國的將士,但是統治者的腐朽,終將導致社稷崩塌。

當年清政府腐敗無能,對直轄的百姓橫征暴斂,致使老百姓不知民族為何物,心裏隻有一個念頭,就是城頭變換大王旗,不管是誰奪取天下做了江山,俺們老百姓照樣是交糧納稅。

想當年蒙古人入主中原,那我們就是元朝的子民,到了大清國,皇太極帶著八旗子弟入主中原,奪了江山做了天下,可是作為老百姓過的日子,可是依然沒有因為改朝換代,而變得富足起來,反而是越過越窮。

這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場景隻是在不停的循環罷了,所以這李家天下還是這愛新覺羅王朝,和普通的老百姓那是一點關係也沒有。

所以日本人也是看準了這一點,就趁著中國軍閥混戰的檔口,直接從朝鮮開進了中國東北。

他們知道隻要是掌握了中國的權柄,那麼底層的百姓是不會計較,你是不是非我族類了,所以占領東三省可絕對不是,他們的最終目標,反而是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萬裏長征第一步罷了。

所以才有了後來的沈陽九一八事變,七七盧溝橋事變,以至於到了後來日本侵略者,連最後一塊遮羞布都不想要了,直接出兵山東,然後兵分兩路和百裏先生的預判一樣,他們的最終目的隻有一個,就是鯨吞中國。

可是他們還是低估了,中華民族的堅韌性,也低估了中國人,誓死不做亡國奴的決心和意誌,最後必將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