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蘇州河北岸(1 / 2)

第一百九十二章蘇州河北岸

日本人的彈藥庫就這樣,被趙崢嶸和二憨子兩個人給報銷了,但是由於軍事重鎮失守,淞滬會戰進入最後階段。

蘇州河北岸的中國軍隊,陷入側背受敵的危險境地不得不撤退,這個時候四行倉庫,成了蘇州河以北,最後的堅守陣地。

此時,國軍謝團副率第一營的官兵奉命,死守四行倉庫,掩護大部隊撤退,此時緊靠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實際上已經成了一座孤島,日本鬼子已經控製了,蘇州河以北的全部陣地。

由於武田弘光帶著搜索隊,發現了趙崢嶸和二憨子,兩個人在山上藏匿的山洞,趙崢嶸和二憨子兩個人,失去了藏身之地,隻好隨著潰兵向蘇州河方向撤退了。

一路之上敵人的步兵緊隨其後,兜著屁股就追了上來,這些潰兵也隨即被衝散,有一部分國軍,就退到了四行倉庫。

這股潰兵裏就有,趙崢嶸和二憨子兩個人,這兩個人由於是軍官,所以在撤退的時候,就臨時組織了一場阻擊戰,利用有利條件依托地形,把尾隨而至的日軍壓了下去,爭取了大部隊撤退的時間。

隨後兩個人一路上邊打邊撤,看見身邊的戰友一個接一個的倒下,卻也是沒有辦法,在這種情況下,部隊已經失去了阻擊的能力,之所以現在還能保持建製的,向蘇州河方向撤退,隻是眾人求生的一種本能罷了。

要不是敵人想用以虎驅羊的戰術,尾隨前方的潰軍前進,這些人早就被日本人射殺在路上了,但是此時的潰兵似乎也失去了,他們作為日本鬼子兵,開路先鋒的價值,正在遭受敵人的飛機掃射,因為眼前就是蘇州河了。

蘇州河對岸就是各國的租界和領事館,日本人一時間還不敢動用,飛機和大炮等重武器轟炸這裏的守軍。

但是也不妨礙他們用擲彈筒迫擊炮,這些小口徑的武器,對國軍的簡易陣地進行射擊,另外這些畜生對待沿途俘虜的傷兵,就是直接補槍或者用刺刀捅死,捉到的俘虜也是在進攻是用作人肉盾牌,驅趕到國軍的陣地前麵給他們擋子彈。

等到大夥一路上連滾帶爬的,衝到四行倉庫裏麵的時候,後麵尾隨而至的日本鬼子兵,馬上就包圍了四行倉庫,但是由於這個地方的建築物非常堅固,敵人手裏的小口徑武器,根本就無法摧毀倉庫的牆體。

所以一時間外麵的鬼子進不來,裏麵的國軍也出不去了,兩軍就這樣僵持在這個地方,展開了殊死搏鬥。

本來國軍堅守四行倉庫,已經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了,而是完全出於南京方麵的政治需要,才把一支孤軍留在這裏,既然出於政治目的,那麼留守北岸的部隊,就可以悉聽尊便隨機處置了,說白了反正都是炮灰,那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吧。

最後軍政部決定留下一個團的兵力,留守地點自行決定,就以四行倉庫為據點,固守這個地方,但在最後守軍撤離時,隻留下一個加強營,還特派謝團副作為最高長官,坐鎮指揮這裏的一切防務。

加強營接到命令,就從閘北前沿陣地撤退到這裏,但是最後卻隻留下一個營的兵力堅守四行倉庫,掩護全軍撤退。

該營兵力經過艱苦奮戰,撤退到四行倉庫時,包括謝團副在內,全營僅400多人,這時候趙崢嶸和二憨子,也在這支孤軍之中。

就在謝團副選擇防守地點時,趙崢嶸作為補充到加強營的幹部,當場提出了一個建議,就是防守四行倉庫。

首先這裏的建築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可以說是天然的堡壘,另外這裏身後就是蘇州河南岸的美英租界,東側是公共租界,一旦戰事一開,美英不會坐視不管,一定會有所行動,另外日本人進攻的時候,就會投鼠忌器,在作戰時伸不開手腳。

而隨後的事態發展也正如趙崢嶸所料,日軍在重炮、坦克的掩護下,攻進了早已是一片廢墟的上海火車站,接著日軍本部命令部下,快速挺進到蘇州河北側。